每年1270萬噸塑膠流入海洋!失控的塑膠污染成為全球環境問題

您可能注意到超商推出循環杯,超市的裸賣蔬菜品項增加,自備飲料杯和餐具的人也變多了,然而,這些小小的改變,仍不及業者持續生產塑膠包裝,危害自然生態。您以為塑膠容器可以被回收再利用?真相是:全球的塑膠垃圾中只有 9% 被回收利用,而 99% 的塑膠都是以化石燃料製成,看似輕薄便利的塑膠,正在戕害您我及動物的健康,助長氣候變遷惡化。

您可能已經知道,塑膠垃圾已經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但是塑膠污染到底有多嚴重?

2021 年已有研究‧ 原文出處:Guardian,No mountain high enough: study finds plastic in ‘clean’ air發現微塑膠無處不在,從珠穆朗瑪峰到馬里亞納海溝,甚至地球對流層的空氣中,都存在塑膠的蹤影。刊登於《有害物質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的研究更進一步發現‧原文出處:Independent,Microplastics found to be harmful to human cells,大量攝取微塑膠可能對人體細胞產生有害影響,而人類每年可能吃下 3.9 萬至 5.2 萬個微塑膠顆粒。塑膠污染已從海、陸、空各個層面危害您我的健康。

目前全球每年的塑膠生產高達 4 億噸,若按照現況持續,2040 年的塑膠生產量更將成長一倍!據估計,每年最多有 1,270 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除了污染、危害海洋生態及整個食物鏈,最終更會回到人類身上。

與此同時,根據國際環境法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CIEL),99% 的塑膠都是由化石燃料(如石油)製成,而大型石油企業為了獲取利潤,更投注數十億美元拓展塑膠製造業。事實上,塑膠的生命週期中,每個階段都會製造碳排,被丟棄後的廢棄物也因為難以回收,對環境形成長久的破壞。

海龜、海鳥、鯨豚,飽受塑膠毒害

塑膠長時間浸泡後會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讓海龜誤以為是食物。據估計,全球超過五成的海龜誤食過塑膠。
塑膠長時間浸泡後會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讓海龜誤以為是食物。據估計,全球超過五成的海龜誤食過塑膠。

海龜被塑膠杯所困的照片深植大眾心中,研究估計,全球多達 52% 的海龜誤食過塑膠,為什麼海龜特別容易被塑膠垃圾吸引?因為微生物、藻類會依附在海洋垃圾上,而塑膠長時間浸泡後會釋放出一種化學物質,讓海龜以為嗅到食物。

海鳥也是塑膠垃圾的受害者,根據研究數據,目前有 90% 的海鳥體內含有塑膠。信天翁、水薙鳥等海鳥,容易誤將塑膠垃圾當作食物,無法消化而影響健康。鳥類也經常被塑膠纏繞,難以掙脫。

科學家在死去的信天翁雛鳥的胃裡發現到:「用完即丟的」打火機、牙刷、瓶蓋、玩具,甚至是印表機墨水盒。
科學家在死去的信天翁雛鳥的胃裡發現到:「用完即丟的」打火機、牙刷、瓶蓋、玩具,甚至是印表機墨水盒。

科學家更曾在 48 種鯨魚和海豚的體內發現各種海洋垃圾碎片,其中近半數是塑膠。

2019 年,一條 10 歲的抹香鯨在蘇格蘭海灘擱淺,解剖後發現牠的胃中有近一百公斤的巨大垃圾球團,包括繩索、漁網、塑膠杯、塑膠袋、塑膠手套等,研究人員認為,這條鯨魚是由於腸道被垃圾塞滿,無法再消化食物、吸收營養,因而活活餓死。

斯里蘭卡的生態浩劫,30億顆塑膠微粒污染海洋

2021年5月,在斯里蘭卡鄰近海域起火燃燒的貨櫃輪船,導致超過30億噸塑膠微粒流入海洋和當地沙灘,貨輪洩漏的化學品及塑膠微粒不僅破壞了數公里的原始海灘,更威脅海洋生態系統,是斯里蘭卡最嚴重的污染危害。
2021年5月,在斯里蘭卡鄰近海域起火燃燒的貨櫃輪船,導致超過30億噸塑膠微粒流入海洋和當地沙灘,貨輪洩漏的化學品及塑膠微粒不僅破壞了數公里的原始海灘,更威脅海洋生態系統,是斯里蘭卡最嚴重的污染危害。

2021 年 5 月 20 日,一艘新加坡籍貨櫃輪在斯里蘭卡海域突然起火,船上載有 28 個塑膠原料貨櫃,多數貨櫃燒毀落海,重達數噸的塑膠微粒隨洋流擴散,海洋生態遭受嚴重的破壞。

超過 30 億顆塑膠微粒流入斯里蘭卡的海洋與岸邊,清理工作只能除去部分微粒,在未來幾年內,海岸的沙子和珊瑚床中,將繼續殘留大量的塑膠微粒。(延伸閱讀:斯里蘭卡最慘重的生態浩劫,來自人類對塑膠的依賴

微塑膠無所不在,南極也無法倖免

早在 2018年,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在南極探勘時,抽取多個水樣本與雪樣本化驗分析後發現,在 8 個海水樣本中,有 7 個含有塑膠微粒與有害化學物質。顯示人跡罕至的南極也受到微塑膠入侵。塑膠已經在全球海洋的所有角落發現,從北極到南極,甚至在海洋最深處。(延伸閱讀:無所不在的塑膠污染,已入侵南極

岩石中也有塑膠?巴西綠蠵龜保護區驚見膠礫岩

巴西巴拉那聯邦大學研究團隊在綠蠵龜保護區特林達迪島,發現夾帶塑膠的「膠礫岩」(plastiglomerates),岩石裡的塑膠污染源主要為廢棄漁網。
巴西巴拉那聯邦大學研究團隊在綠蠵龜保護區特林達迪島,發現夾帶塑膠的「膠礫岩」(plastiglomerates),岩石裡的塑膠污染源主要為廢棄漁網。

事實上,塑膠污染甚至開始對地質生成產生影響。距離巴西約 1,100 公里的特林達迪島(Trindade Island)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綠蠵龜保護區之一。巴西的巴拉那聯邦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在特林達迪島發現了夾帶塑膠碎片的岩石。​​

這些岩石是由天然物質的沉積顆粒與塑膠結合而成,研究團隊進一步檢測後發現,岩石裡的塑膠污染源主要為廢棄漁網。棄置在沙灘上的漁網因溫度升高熔解後,附著在其他天然沉積物上,因成岩作用(diagenesis),形成了含有塑膠的「膠礫岩‧原文出處:Reuters,Brazilian researchers find 'terrifying' plastic rocks on remote island」(plastiglomerates)。

看見減塑曙光,聯合國決議制定《全球塑膠公約》

綠色和平長期在世界各地倡議源頭減塑,極力呼籲聯合國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從塑膠的生產、消費到棄置的週期,都有規範和標準可循。

2022 年 3 月 2 日,175 個國家及地區領袖,於肯亞首都奈洛比通過決議,將制訂具法律約束力、涵蓋塑膠從生產、消費到棄置整個週期的《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s Treaty),並在 2022 年內展開商議程序,爭取於 2024 年落實執行這項「自《巴黎氣候協定》以來最重要的國際環境協議」。

綠色和平呼籲:以強而有力的《全球塑膠公約》終結塑膠污染

2023年5月,上百名綠色和平行動者在德國總理辦公室前,呼籲聯邦環境部長支持制定強而有力的《全球塑膠公約》,阻止塑膠繼續氾濫(Stop the Flood of Plastic)。
2023年5月,上百名綠色和平行動者在德國總理辦公室前,呼籲聯邦環境部長支持制定強而有力的《全球塑膠公約》,阻止塑膠繼續氾濫(Stop the Flood of Plastic)。

塑膠問題已經是全球重大危機,各地政府和跨國企業必須提出更積極的解決方案。《全球塑膠公約》將於 2023 年 5 月底展開第二次談判會議(INC-2),逐步制定具體的公約框架和細部條文。

綠色和平將派員出席會議,持續以行動向石化產業與消費品牌施壓,限制塑膠生產、淘汰一次性塑膠、實踐重複使用模式及公正轉型,並阻止石化產業等利害關係者阻礙、拖延立法,削弱公約的約束力。

邀請您加入綠色和平的減塑倡議,支持制訂足以終結塑膠污染的《全球塑膠公約》,與綠色和平一同要求企業及政府負起責任,從源頭減塑杜絕塑膠危害,保障您我及動物的健康不再受到塑膠廢棄物及微塑膠的威脅,共創更加乾淨、永續的地球家園。

延伸閱讀:

The post 每年1270萬噸塑膠流入海洋!失控的塑膠污染成為全球環境問題 appeared first on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