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強在哪?一文拆解30年代工發跡史:為何郭台銘為它頭疼,庫克也得拜碼頭?

中國電動車廠比亞迪在今年11月度過了30歲生日,除了在近年快速竄升成全球出貨量最高的電動車廠外,較為少人知道的是,它們也是蘋果的關鍵代工夥伴,光是負責組裝蘋果產品的員工,就高達10萬人。

從生產離電池、組裝蘋果裝置,再跨到電動車產業,比亞迪的發展路徑令人很難不聯想到台灣的鴻海集團。

事實上,比亞迪與鴻海確實曾有侵權、爭人搶才的歷史,過去更曾被業界稱為「郭台銘最頭痛的中國敵手。」

Q3賣破100萬輛新車!登全球第6大車廠

比亞迪近來銷售再創佳績,今年第三季新車出貨量首度突破100萬輛,創下單季最高紀錄,並且超越美國車廠福特躋身全球第6大車廠。

且今年1至11月累積出貨量已經達到375萬輛,較去年成長40%,比亞迪預計今年全年出貨量可望首度突破400萬輛。

但在電動車領域呼風喚雨的同時,比亞迪有著另一個重要身份:蘋果的代工夥伴。

組裝3成iPad、9成華為手機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代工製造比亞迪的重要副業,他們負責組裝了蘋果30%以上的iPad,還供應蘋果iPhone的鈦金屬框架。比亞迪擁有超過1萬名工程師、10萬名員工負責代工蘋果的產品。

蘋果Let Loose發布會iPad Air 圖/翻攝自蘋果Let Loose發布會
蘋果Let Loose發布會iPad Air 圖/翻攝自蘋果Let Loose發布會

有趣的是,比亞迪從電動車跨足代工製造領域的策略,或許會讓人聯想到鴻海,一樣從代工製造跨足電動車。其實,這並不是偶然,因為這兩項業務有著相同的核心:以低成本生產精密設備的能力。

且電動車本身就像是4個輪子的手機,同樣需要電池、晶片及軟體,以及將這些零組件結合的能力,這也使得他們能夠在電子製造業擁有一席之地。

比亞迪的客戶不只有蘋果,也為許多其他廠商提供代工服務、供應零組件,中國手機業者小米就是其中之一。比亞迪為小米手機提供代工服務,同時還提供進軍電動車領域的小米部份車用技術,今年4月比亞迪創辦人王傳福還特地造訪北京國際車展的小米展台。

另外,華為也是比亞迪的客戶,比亞迪高管曾聲稱90%華為手機都是它們所生產,兩者還是電動車領域的技術合作夥伴。比亞迪新推出的旗艦車款豹-8便採用華為的智慧駕駛系統。比亞迪還供應了三星折疊手機鉸鍊相關的零組件。

現在比亞迪已是中國最主要的代工業者之一,一年光是代工業務的營收便接近1,50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6,700億元)。

擁組裝硬實力,成蘋果合作夥伴

儘管蘋果近年不斷在越南、印度等其他國家建立產能,試圖減少中美貿易戰可能的衝擊,對包括比亞迪在內的中國業者依舊高度依賴,蘋果執行長庫克去年曾聲稱超過95%的產品是在中國製造,且建立中國外生產基地也往往仰賴中國合作夥伴的經驗及知識。

tim cook weibo.jpg 圖/微博
tim cook weibo.jpg 圖/微博

庫克今年三度訪問中國,也可以看出蘋果對中國的重視程度,今年3月庫克便會見了比亞迪王傳福,並在中國社群平台微博上表示,比亞迪等公司是「每天都在突破可能性極限的典範。」另外,庫克也數次強調,中國是蘋果供應鏈最關鍵的生產基地

在蘋果放棄造車計畫前,和比亞迪還是電動車開發上的祕密合作夥伴。《彭博》曾經披露,雙方私下為開發電動車電池合作了6年之久。即使蘋果放棄了造車打算,與比亞迪合作仍被認為是加強供應鏈多元化,降低對鴻海等台廠依賴的手段,儘管比亞迪似乎沒有進軍iPhone組裝業務的打算。

從手機電池起家,逐漸拓展業務

比亞迪在近期度過了30歲生日。王傳福在上個月的慶祝活動上表示,比亞迪在1994年以一個20小團隊開始創業之旅,最初是製造手機電池的小廠商,並逐步將業務拓展到其他手機零組件。

1996年,比亞迪正式跨入鋰電池。王傳福提早十年布局未來新能源車和智慧手機高度依賴的鋰電池,成為公司攻城略地的本錢。

從電池供應商拓展至手機組裝領域的比亞迪,當時直接威脅到一方之霸富士康,雙方還因侵權和搶人才而多次對簿公堂,比亞迪也因此被業界稱為「讓郭台銘最頭痛的中國敵人。」

2003年,比亞迪收購了西安秦川汽車,藉此正式踏入汽車產業。

比亞迪與蘋果的關係則始於2009年。《華爾街日報》指出,當時比亞迪剛開始零組件加工業務,並逐漸取得蘋果信任,進而獲得一些結構構件以及組裝服務的訂單。

比亞迪曾在2019年的年報中強調,與北美客戶的業務取得突破,業內人士聲稱這指的便是成功拿下蘋果iPad組裝訂單。

而蘋果的轉移產能計畫,比亞迪也出了一份力。去年12月,便傳出蘋果與比亞迪合作,將iPad的開發資源轉移到越南,不過主要集中在入門款式上。Counterpoint則指出,比亞迪已在印度為小米生產手機,若蘋果有需求也可能會協助在印度市場的擴張。

延伸閱讀:一年半只賣2,500輛電動車!才把特斯拉踢下全球龍頭,比亞迪為何在日本吃癟?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Nikkei Asia(1)Nikkei Asia(2)

責任編輯:李先泰

更多報導
Spotify年度回顧來了!〈離開的一路上〉成最夯金曲,2024年台灣人愛聽哪些歌?
KKday再獲7千萬美元投資,整個C輪超過1億美元!為何國發基金、Cool Japan Fund都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