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賺錢更重要的事!年輕人面試兩百次的選擇

作者:杰克/湖邊沙徑

三方會談結束後,我掛上電話,心想:「真是虎父無犬子。」

就在方才的一個半鐘頭裡,我和身處南加州、創業有成、壯年榮退的生化博士 M 君,及其暫居西雅圖、現於新創企業位居要津的愛子賈斯丁,進行了一場甚具啟發性的對談,讓自己不僅一窺產業未來、職場走向,還趁機了解美國千禧世代的工作與價值觀。

自己之所以主動要求這場對話,純因日前和 M 君煲電話粥時,聽他提及孩子在大學時的奇特行止、引發好奇,推想賈斯丁必如其父,思緒清晰、見解獨到,可協助自己擴張眼界。

經由 M 君引介,賈斯丁欣然同意,乃於會前寄來履歷。那是自己首度得知,原來隸屬人資功能、用來激發士氣、留用人才的「員工認可方案」(Employee Recognition Program)是個競爭激烈、營業額年逾 500 億美元的大產業。

投逾千封履歷、面試 200 次後落腳的新創

電話接通後,我說:「賈斯丁,我從履歷上,看到你的職涯始自企管顧問,歷經不同業種後,落腳於這家新創公司,那是怎樣的過程?」

原來大學主修經濟、預期一畢業即將置身金融海嘯後的就業寒冬,賈斯丁從大三起就不斷寄發履歷,經過無數次面談後,幸運的加入全美最大企管顧問集團,協同團隊,在兩年內輔導過 9 家企業、造訪了 15 處辦公處所,眼界大開地接觸了各式職能、多樣業種,不僅拾掇、打磨了解析問題的能力,也掌握了跨專業、領域的溝通秘訣。

「經過 2 年歷練,儘管工作有趣、收入不錯,我開始渴望對產業造成衝擊;單純扮演第三者提供建言,已無法滿足自己的工作想望。」

他因而投身網路服務,先後在不同企業擔任產品經理,帶領團隊,負責盈虧,直到遇見離開顧問公司,出來創業的老同事。

「我認同創辦人的願景:身心平衡、士氣高昂的員工可以為企業、產業帶出最佳價值。透過我們的科技、服務方案,企業主得以認知員工辛勞、讚賞員工表現、適時回饋與獎勵。」

我說:「我看了你們的產品,共有 6 個模組。包括週年致意、僱用推薦、傑出銷售獎、一般福利、即時獎勵與菁英俱樂部。負責產品設計、管理的你,如何發想、規劃這些產品?」

「我剛加入公司時,只有即時獎勵這產品。兩年來,除了團隊討論、發想,聆聽客戶聲音、蒐集市場回饋都極為重要。」

「你們的菁英俱樂部裡有不同價位、形式的活動,所以優秀員工,可以根據獎勵幅度,自由選擇符合個性的方案,例如參加薩爾斯堡音樂節或到大峽谷泛舟,感覺十分特別。」

「沒錯。相較於傳統發放獎金,這樣的激勵效果更持久。管理人員只要核定獎勵幅度,員工可以上網自由選擇心儀的方案。至於其配合運作的廠商、地點、流程細節早由我們打點完畢。另外, 10 餘位服務專員還可根據客戶需求,隨時調整、提供客制化服務。相較於競爭者,那是我們最受歡迎的產品。」

疫情如何影響產品?未來人才技能?

「對於客戶而言,他們如何評估使用你們的方案前後,有何差異?」

「我們提供類似儀表板的監測功能,讓管理層可以掌握特定一段時間裡多少致意、獎賞、激勵活動發生;以及員工回饋受重視、被欣賞,喜愛公司文化的程度⋯⋯ ,各式指標鉅細靡遺、一目了然。」

「疫情對你們的業務,造成何種影響?」

「由於疫情,很多人離群索居、在家上班。我們的服務方案,方便主管連結員工、彼此打氣、提高士氣、維持歸屬感,有效降低了心理衝擊。」

「原來如此。怪不得連谷歌、朋馳、Lyft 都是你們的客戶。對了,你非工程背景,負責產品開發,不會有障礙嗎?」

「我的工作重點,對外在於了解市場、客戶需求,決定最終產品規格;對內在於協同合作、貫穿各部門,於一定時程裡有效產出。工程結果只要能夠符合規格需求,即使不了解其作業細節,影響並不大;當然,若有機會多些了解,總是好的。」

「從你的角度看,未來職場,需要怎樣的技能?」

「與其說技能,我覺得人格特質更重要。需要高情商、同理心、會溝通,能夠 read the room 察言觀色;還要保持彈性,願意調整身段、不斷學習;以及正向思考,信任團隊、接納他人。」

職涯中最在乎的事,隨年紀改變

「好建議。我聽令尊說,你選讀北卡羅來納那所大學,是因喜歡賺錢、很多學長都去華爾街上班。後來有改變思維、方向嗎?」

「其實17、18歲的自己,根本不曉得要做什麼,賺錢自然是最順理成章的目標。後來逐漸明白,相較於收入,我更重視自己在職場上是否被認可、重視、欣賞,以及有效激勵;因此,目前工作對自己、旁人,都有極大意義。」

「明白了。所以將心比心、放大你的需求;落實你的感受;提供實際有效的激勵方案,對和你同屬千禧世代的知識工作者意義重大。對了,你看過我歸整小女職涯發展的那篇文章嗎?(給女兒的轉職經驗談:你未必得「十年磨一劍」,但仍須學會「職場劍道」),令尊曾和我討論過,若以劍道類比專業,職人要如何才算人劍合一?依我看,你所選擇的產業、職能,和你的個人理念、想望十分契合,算得上人劍合一了。」

「哪裡。我才剛起步,還談不上有何成就。」

「成就需要時間,你至少走在自己認同、歡喜的道路上,相對於許多人,已是極大幸福。」

「那倒是。我真覺得幸運。」

哪來的毅力?會聽「成功爸爸」的意見嗎?

「對了,你從大三開始,遞交了逾千封履歷、面試 200 次,哪來那麼大的毅力?你一直就是這樣的人嗎?」

「我一旦立定目標,就會堅持到底,這或許和長年運動習慣相關?高中時,我是摔跤選手,為了保持體力、維持重量,除了訓練,生活、飲食都需紀律,我猜會有一定影響。」

「令尊創業有成,十分不易。我知道他也是這樣的人。他曾對你產生什麼影響?」

此時,一直靜默在旁的 M 君忽然插嘴道:「我需不需要迴避啊?」

賈斯丁說:「不必啦。」我們都笑了。

「不確定耶。他那時早出晚歸,我們說話的機會不多,但我很明白他的辛苦。」

我說:「最後,若要舉例,父親對你說過的一句話、或是做過的一件事,你會想到什麼?」

他沉默了一會兒,說道:「19 歲那年,我還不曉得將來要做什麼?父親說:或許可以嘗試生物課程、往生化方向發展;我後來的確修了生物、化學,但發現不是我的菜。」

原來如此。我在心裡想:儘管未曾言明,但這孩子確實把父親的話聽進去了。M 君聽了,應該很欣慰?

結束訪談後,我私電 M 君:「這孩子果然和他爸一樣犀利,虎父無犬子啊。」

M 君答道:「謝謝你,我從未有機會,這麼貼近、了解過自己的孩子。」

「不客氣,你倆都開了我的眼界,謝謝。」

古人說:「易子而教。」有時候換個人,有了距離,話反而容易說明白。如果有機會,不妨試看看?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我發現比賺錢更重要的事」投遞千封履歷、面試 200 次後,一個千禧世代的職涯選擇》,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致與我一樣迷惘的人:如何面對「最低薪資」?從殘酷現實說起

「國立大學畢業在工地搬磚、前媒體主管到超商打工」又如何?寫給疫情中「人生卡關」的人們

作者簡介:

杰克,台灣高雄人,長居北美,曾任上市資通公司海外負責人。現從事醫學影像相關工作。愛閱讀、喜書寫,涉獵廣而不精,對跨領域、國界之產業、政經、教育、文化現像常保好奇;對人性抱持樂觀。喜歡說故事,相信透過分享,可以消除歧異、擴展視野、縮短彼此距離,讓世界更美好。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