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醫師多讀 4 年還賺較少!為何擠破頭當醫師科學家?

作者:李韋萱/東方美.不美

出身在一位退役外事警官和一位人文專業教授共組的家庭裡,我從小就是那個老愛膩在書店裡的「生物醫學」分類角落、寒暑假必去醫學和科學營隊、經常痴痴地盯著動物星球頻道裡的「鱷魚先生」,立志長大要做動物園長的超級「怪胎」。

在探索科學興趣的路上,因為沒有家人引導,必須自行披荊斬棘,緊抓途中的每位貴人。深知生物學士畢業後的出路有限,外國人的身分也讓我無法理所當然地留在相關資源更豐富的美國,在沒有顯赫家世背景、並非家財萬貫、又毫無父母經驗供參考的情況下,我必須時時刻刻計畫、探聽、並思考大學畢業後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每當為著眼前的岔路與手上的選擇猶豫不決而搞得焦頭爛額時,爸媽總是和藹地看著我,以「自己想、慢慢想」、「都可以,自己決定就好」等聽起來像「風涼話」的語句來平復我浮躁的心。然而我深知,在他們安定的眼神和平穩的口氣中,藏著刻意壓抑的理想答案。

為了不影響我的決定,他們總是耐著性子等到我做完決定、也無法反悔後,才告訴我他們真實的想法。在他們的教育下,我獲得許多自我探索的空間與練習獨立自主的機會;然而,當來到求學階段的最後一個岔路口,抉擇著該選「醫師」或「醫師科學家」時,面對爸媽一如往常的「你自己想清楚就好」,讓我開始更系統地收集資訊、再三比較,並反思自己的性格和志向,綜合考量後才做出決定。

甚麼是「醫師科學家」?

多數讀者可能只知道醫師,不清楚何謂「醫師科學家」──簡單來說,醫師科學家(Physician Scientist)和醫師一樣,是第一線為病人治療解惑的臨床醫生,但他同時也是在幕後探索揭露疾病機轉、研發創新診斷與治療方法的科學家。這樣的醫療人才不僅需要高超的醫術、仁愛慈悲的心腸,更需要不甘於現狀、努力不懈的特質與追根究底的研究精神。

由於需要醫學與生命科學研究兩種複合式的能力,所以相對專攻「純醫學」的醫師,訓練時間更長,申請門檻也更高。畢業後,醫師科學家的出路不限於行醫,而理想情況中則希望醫師科學家會以 20% 行醫,80% 研究的比例應用所學。

台灣目前已有幾所學大學陸續開啟醫師科學家學程,希望能訓練更多醫生成為推動醫療創新與改革的動力。醫師科學家的真諦在於能在醫療執業與研究並進的路上,以病人難解的問題作為研究題材與養分,再將研究結果直接應用在病人身上,不斷以此正向回饋的迴路循環,畢生貢獻於醫療拓展與改革。

以下為美國純醫學與醫師科學家學程的簡單整理:

資料整理:李韋萱。表/換日線編輯部
資料整理:李韋萱。表/換日線編輯部

晚 4 年出社會還賺比較少,真的「划算」嗎?

乍看之下,醫師科學家學程能省下沉重的學貸,又能一舉獲取雙學位,且能心無旁騖地接受紮實的研究訓練,累積未來所需的研究技能與人脈;畢業後又有能力主導研究主題與走向,更能走在推動醫療政策改革與科技創新的尖端。雖然醫師確實也可以做研究、在醫學院教書,但醫師科學家較醫師更容易申請到政府機關頂尖研究計畫的經費。對熱衷於醫學研究的人來說,若單從這段分析聽起來,這項工作似乎無懈可擊。

然而,殘酷的是,醫師科學家平均比醫學生晚 4 年才能開始賺取每年 20 萬美元(約 600 萬台幣)的主治醫師薪資(依科別不同有所差距),減免的學費也是用 20 幾歲的青春年華等價交換。另外,在研究比重較重的職涯中,年薪相對一般醫師較少,每天也得過著做實驗、寫論文、搶研究經費的苦日子,還要經歷日復一日的失敗和挫折。

長遠來看,醫師科學家的確如面試官一再強調的「賺比較少、訓練時間又長」。再者,當自己年過 30,身邊的朋友們紛紛累積了好幾年社會與工作經驗、存下了第 N 桶金,開始成家立業、買車買房時,自己卻只是個剛念完書,還沒領過第一份正式薪水的菜鳥醫師和菜鳥科學家。仔細算起來,走上這條路似乎沒有想像中如此划算。

既然如此,那我為甚麼不就單念醫學院就好?

抉擇沒有優劣,端看個人需求

我的想法是:在追尋夢想與實現理想的同時,生命中的優先順序不免會隨著生命階段的不同、生活經驗的累積和人生的體悟,而經歷一陣大風吹似的洗牌。因此,在職涯與人生計劃並進之際,必須檢視自己目前所有的身份(兒女、孫子女、朋友、情人、學生等),以及未來 10 年、20 年可能再加上的其他角色(夫妻、父母等),綜合考量未來志業的走向。

「醫師」和「醫師科學家」兩者絕無優劣之分,主要差異在於工作內容的比重不同,如何選擇端看每個人的人生追求、職涯規劃與需求而定。

在分析的過程中,我承認我是個「貪心」的人,想同時成為仁心仁術的醫學新秀和養兒育女的賢妻良母,因此,我的工作必須允許一些彈性。醫師科學家的角色相較於在醫院輪班的醫師,較能讓我取得家庭與工作時間的平衡。臨床醫師的時間,撇除自行開業的醫師不談,須按照病人需求和醫院安排;但成為醫師科學家後,若是成為正職教授、在業界研究或自行主持研究計畫等的時間,相對較能按照自己規劃。醫師科學家的職位讓我有空間自行配置執業與研究的比重,也有多ㄧ些轉行的選擇,在成家後也能藉此多分配一些時間兼顧家庭,經營夫妻關係並增加親子互動。不過,若決定留在學術界,若非自行主持研究計畫或經營實驗室,時間彈性會隨研究主題、方法及領域以及指導老師與老闆而異。

另外,由於家人都在台灣,未來將會面對是該回台陪伴爸媽渡過老年生活,還是久居美國的抉擇;若當時已成家,也必須考慮孩子的生長與學習環境,是該在東方還是西方。醫師科學家的全球互通性相較醫師高一些,因美國醫師執照無法在台行醫,若選擇返台就必須重考國考、重新從住院醫師做起,相對耗時耗力。然而,同時有醫學與美國博士學位、研究與教學經驗的累積,能使我在返台就業時有較多選擇,步上軌道的時間也相對較短。

就性格層面評估,我對事追根究底、追逐精準、討厭老是遵照枯燥的步驟和指定 SOP 行事,熱愛吸收各領域的新知,想環遊世界、與不同文化背景和專業領域的人交流互動,喜歡分享自己的經驗也從別人的故事中汲取養分。有時喜歡獨自鑽研科學的孤僻,有時喜歡團隊合作的熱血,與人互動的頻率適合「剛好」就好。再者,我喜歡在實踐遠大計畫的途中定時獲得小獎賞,實際看見自己的努力造福他人。

科學家的角色能讓我透過參與國際會議,了解當今的科學研究潮流與趨勢、與世界各國的人才討論研究、交換知識和洽談合作機會,而身兼教職能使我在分享經驗的同時與不同世代的學生學習。同時,在與人互動的疲乏後,能再獨自躲回實驗室裡用數據和資料充電。

而另一方面,醫師的角色能讓我脫離單打獨鬥的孤獨,在醫療團隊中與其他醫護人員彼此勉勵、共同承擔責任,完成使命,且能不用等好幾個年頭才嘗到辛苦後的甜頭。另外,在實驗失敗的不堪中,能有機會走出實驗室透氣,從病人的笑容重拾研究動力⋯⋯。

因此,在仔細地根據自己的狀況評估後,我終於下定決心,朝「醫師科學家」前進。

即使「此路不通」,仍相信世上沒有白走的路

儘管已大量蒐集資料、盡力作出抉擇,但我也明白:若沒有走完全程,預先做好的各種規劃也都不過是臆測而已。我無法百分百地確定自己實際投入後,究竟喜不喜歡、適不適合這個職份;而若全心投入後,好像也拉不下臉走回頭路。身為亞洲女性,在美國醫學與科學領域,總有「竹子天花板」和「玻璃天花板」的雙重阻礙,難免會懷疑投注 8 年光陰是否值得如此天真的夢。

然而,我始終相信:世上沒有白走的路、白讀的書,或是白費的工。就算完成醫生訓練後,未來並非如自己想像、際遇沒能如此順遂,我依然能利用這段難能可貴的經歷,以及別人偷不走、難習得的專業知識,融入商業或教育、另闢蹊徑也不算太遲。

身為土身土長的台灣女性,美國醫師科學家之路只是夢想的開始,謹以此啟航路線圖,分享個人的決策過程、分析邏輯與考慮因素,讓有志一同的台灣學子們可以開始規劃自己的夢想地圖。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比醫師多讀 4 年還賺較少?!我為何要擠破頭,爭取成為美國「醫師科學家」?》,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醫學院學費全免「超佛心」?校友關門說真話:「造福學生、更是造福自己」
我如何攻克「48 小時不間斷」的面試,錄取美國醫學博士學程?──真的「做自己就好」!

作者簡介:

李韋萱,土生土長台灣人。美國艾默里大學生物學士,英國劍橋大學流行病學碩士。曾於阿根廷交換學習。明年將會回到艾默里大學醫學院攻讀醫學院和流行病學博士雙學位。關心的議題包含食物正義,健康不平等,貧富差距,永續發展等等。目前在台灣透過打工和參與不同的活動、讀書、累積不同領域的視野和經驗。目前也正在經營一個明信片設計IG帳號(friend_of_afriend),透過結合插畫和書法紀念我散布世界各地的朋友也傳揚繁體字的美。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