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報農民曆-大雪】東北季風影響 清晨低溫11.3度 醫建議吃黑色食物補腎暖胃
宜:溫補養腎
忌:熬夜晚睡
「大雪」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是因為每年這個時期北方地區會受冷空氣影響,常出現較大的降雪,而台灣平地雖不會降雪,但此時東北季風強勁,也常在此時受到冷氣團或寒流的侵襲。
隨著冬天陽氣收斂,中醫師強調要注重「冬藏」養生原則,配合太陽升降調整作息,早睡晚起,熬夜晚睡是大忌。而在食物上,冬天宜養腎,黑色入腎經,吃一些黑色食物,有補肝益腎、補虛活血的效果,並可藉此達到補腎暖胃防寒的效果。
關於「大雪」的諺語,有「大雪晴天,立春雪多」一說,古人認為若大雪當天不夠寒冷且放晴,是天氣異常,到了立春反而會比往常更冷。另外還有「小雪醃菜,大雪醃肉」的俗諺,製作醃製品過冬,而台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乾,是為了儲存過冬的乾糧。
隨著今(6)日「大雪」節氣的到來,天氣將持續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根據中央氣象署觀測,今日清晨最低溫出現在苗栗縣三灣鄉的攝氏11.3度,桃園以北、宜蘭氣溫略微下降,迎風面水氣增多,基宜花大台北可能出現陣雨。明起北部及東北部天氣再轉涼,而下周四(12日)後冷空氣南下,強度有可能達到大陸冷氣團等級,低溫將來到14至15度。而隨著溫度下降,人體陽氣逐漸收斂,要特別注意「冬藏」的養生原則,中醫師提醒民眾,除了注重保暖外,要把握早臥晚起的原則,不要熬夜晚睡,並多吃黑色食物補腎暖胃。
台灣平地降雪機率低,不過通常在「大雪」節氣前後也是東北季風增強的季節,根據中央氣象署表示,本週氣溫呈緩降趨勢,「大雪」(6日)當天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水氣稍增,而隔天起的週末至下週一(9日)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天溫度降幅更加明顯,中南部日夜溫差大,其他地區同樣晨間、晚間涼,建議早出晚歸的民眾適時調整添加衣物。
而在未來一週,仍是受東北季風影響的天氣型態,氣象署也指出,下周四(12日)後會有一波較強的冷空氣南下,強度有機會達到大陸冷氣團等級,低溫預估下探14至15度,但詳細狀況,仍有待後續觀察。
時節進入「大雪」,隨著氣溫下降有感,要防止冷空氣帶來的呼吸道疾病,養生之道首重「保暖」。瀚威中醫診所副院長蔡明諺指出,在「大雪」逐漸邁向「冬至」的時候,夜晚時間會漸漸比白天長,面對陰漸長陽漸消,要特別注意頭、頸、胸、腹和四肢的保暖,避免風邪和寒邪的侵襲,可視情況做衣物的調整,避免受涼感冒。
另外,老人家也要注意氣血運行,尤其要注意下肢保養。蔡明諺表示,「寒從足下生」,因此泡腳是非常好的保暖方式,建議民眾日常可以藉由泡腳10到15分鐘,促進血液循環、祛寒暖身。還可將薑片加到溫水中泡腳,更加有祛寒的效果。
秋冬養陰,冬天必須要遵守「冬藏」的養生原則,把精氣好好藏起來,養精蓄銳,為來年的健康做準備。這時理應減少運動、增加睡眠,不過蔡明諺提醒,並非冬天不需運動,而逝最好是做稍微緩和一些的伸展運動,不適合過度排汗的劇烈運動,避免過度消耗體能;另外,睡眠也要把握早臥晚起的原則,千萬不要熬夜晚睡。
另外,雖然氣溫開始呈階梯式下降,但在進補上來是要小心,蔡明諺提醒民眾,若本身是濕熱、燥熱、陰虛體質的人,一些太補的食物反而容易上火耗傷津液,包括:麻辣鍋、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等,一些有加入薑或麻油下去爆炒的重口味食物,都不適合吃太多。另外若本身有感冒症狀,或是有慢性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的人,都不適合過度吃補。
冬天也是補腎的好時機,瀚威中醫診所中醫師林采融表示,依照依照中醫的理論,黑色入腎經,如果吃一些黑色食物,有補肝益腎、補虛活血的效果,因此藉由飲食來做到補腎暖胃防寒,是非常好的方式。
她指出,像是:黑豆、黑米、黑芝麻、黑木耳等,都是補腎的黑色好食材,其他像是鱔魚、海參桂圓、羊肉、核桃等,都是補腎暖胃的好食物,但是一些脾胃虛弱者不要一次吃太多。
林采融也推薦在這個季節十分適合的補品:「何首烏湯」,她指出,何首烏本身具有養血益肝、固精益腎的效果,也會有讓頭髮烏黑的效用,很適合在冬天拿來當湯底,燉烏骨雞、煮粥都非常適合。
另外,並可視自己的狀況,以何首烏為主,再添加其他中藥材。若腰腿痠軟的人,可加入一些杜仲、菟絲子,達到壯精健骨的效果;消化功能差的人,可加入一些山藥、茯苓,有開脾顧腎之效;容易手腳冰冷的人,可加入當歸、川窮、熟地黃,補血暖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