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誌製作人鄭雋堯 金翼之家在台灣 國際影展耀眼

2019年,鄭雋堯完成了他至今自認最重要的一部作品「金翼之家在台灣」的製作,影片細節地描繪了台灣1970年代的鄉村生活圖景,在眾多展映中都獲得讚譽。本想前往台灣繼續拍攝的他,行程和計劃因突來的疫情打斷,只能在家從事後製工作。2022年,經過兩年的調研和籌備,他決定繼續他的東亞鄉土社會的影像研究與創作。

鄭雋堯是一位傑出的民族誌電影製作人,2007年從北京電影學院的世界電影史專業獲得第一個碩士學位後,在中國傳媒大學南京分校擔任講師,教授電影製作。但他為了更廣闊的視野和挑戰,2011年前往南加大(USC)學習電影和紀錄片製作。畢業後在南加大視覺人類學中心任紀錄片製作人至2020年。目前他在德州的民族誌記錄片製作公司Ethnographics Media任製作人及導演。

2013年,鄭雋堯結識美國資深的影視人類學家、南加大人類學系前主任Gary Seaman教授。在此後的近十年,倆人合作了七、八部民族誌紀錄片,地域範圍涉及中國大陸、台灣和美國中南部。這些影片獲得了全世界眾多民族誌電影節的邀請。

鄭雋堯也因為Seaman接觸到南加大視覺人類學中心大量珍貴的超八毫米膠片存檔。鄭雋堯當時一看就迷上了,不只因喜歡膠片的質感,而是裡面關於1970至80年代南中國社會的影像側寫,據他所知幾乎是絕無僅有的。

隨後他們也發現,這批影像資料跟林耀華先生1940年代的著作「金翼」中的記載,有眾多映襯之處,同樣觀察記錄了閩南鄉土文化。於是兩人想到做一個實驗性對照,「金翼之家在台灣」就此誕生。由於該片的獨特性和實驗性方法,獲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關注,還受邀參加了林耀華故居落成時的學術研討會、2019年英國皇家人類學會電影節、2020年美國亞洲研究協會電影展映市場等國際性盛會。

除了「金翼之家在台灣」,鄭雋堯還製作、導演了包括獲得紐約國際電影大獎最佳民族誌電影的「山中靈藥」(2020)、「周官最後的寨戲」(2018)等。雙語背景和文化讓他比一般美國本地創作和研究者有更多優勢,可以更自如地理解和捕獲影片素材中文化的細微之處,並在田野調查與素材採集上能很好地融入當地社區與文化。

民族誌紀錄片是非常小眾的領域,受眾主要是文化與民族課題的學者與研究機構。剛從南加大畢業時,朋輩夥伴們紛紛走進主流商業電影公司甚至廣告業,開始製作大眾熱評影片,而他獨自留在南加大視覺人類學中心的資料室,花大量時間查找浩如煙海的影片檔案。主流電影製作的預算高得驚人,同輩拿到的報酬也比他多很多。「那種落差和寂寞的感覺是很真實的」,這讓他一度質疑自己的志業。

但在一次次電影節的展映中,鄭雋堯被觀眾們對影片的熱烈反應感染。民族誌紀錄片的重要價值和意義,讓他堅持了下來。他說,世界上190多個國家的650個不同民族中,有相當部分至今未留下影像記錄,即使已有記錄,也有很多生活生產方式的細節從未被觸及。而在一個全球化、民族之間的差異正在快速變小的時代,民族誌影像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就是努力「搶救」和保護這些正在消亡的族群及其生活方式,因為他們也是人類歷史長河中重要且獨特的一部分。保護和理解這些不同文化差異的歷史和今天,可以像鏡子一樣幫助認識自己,體認作為人類的不同與相同。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中醫韓偉東一家三口滅門案 兇手被判3個無期徒刑、不得假釋
新車太貴 二手省油小車搶翻天 2至8年車齡均價1.2萬元
搭機強制戴口罩遭法官推翻 CDC延長令即刻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