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政權的親美邏輯

蔡總統接見美副助卿孫曉雅(2) (圖)
圖片來源:中央社

親美一定要與反中相並行,甚至願意承擔兩岸關係惡化、臺海緊張對抗為代價,這似乎是民進黨執政下的固有思維與行事邏輯。2016年民進黨重返執政後,兩岸不少人皆對未來臺海局勢發展不樂觀,甚至有些憂心情緒,最終事實也佐證了大家的預期,民進黨政權下的兩岸關係,似乎只有對抗與衝突,別無它途。

民進黨重返執政後,臺美關係從表面上看確實有了一定的突破與進展。諸如在軍售、美國國會通過一系列友臺法案、臺美人員往來交流等等,進展的力度不小。但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當前美臺關係的部分進展,在很大程度上並非來自臺灣的努力,而在於美國的需求和利用。美國面對中美兩強戰略角逐之壓力,企圖打臺灣牌來遏制中國大陸,故而頻頻打臺灣牌,不斷試探北京的底線。可以說,在美臺這一波關係的躍升中,與其說臺灣取得了一些進展,倒不如說是美國主動硬塞過來的,美國當然不仁是居於主導地位,臺灣則是被動的局面。美臺關係自1979年以來始終沒有改變過這種主動與被動的關係。

然民進黨卻基於選舉之利益考量,大肆鼓吹臺美關係之進展,甚至宣稱已突破過去很多,這其實都是不實之言。民進黨的問題在於陷入單相思而無法自拔。正如1945年臺灣回歸祖國前後,部分主張將臺灣從中國分離的臺灣人士把希望全然寄託在美國身上,時任美國國務院駐臺代辦的師樞安(Robert Campbell Strong)曾這樣寫道:他們全然無法認識現實、欠缺任何有戰意且有武裝的群眾基礎、完全信賴美國會完成他們的目標並永久擔保他們的生存。這位美國人對當時部分臺灣人面對國際政治時的幼稚性之揭露可謂一針見血。

當然,今天的民進黨政權,或許不會真的相信美國會幫助其推動台獨,但對於臺美關係之進展卻有過於樂觀之期待,或者是不切實際之幻想。

美國的對外政策既非基於價值觀,也非基於友情,而是基於其本國的國家利益。在美國兩百多年的對外交往中,價值觀與友誼都只是美國推行對外政策的遮羞布罷了。需要時則大肆宣傳和利用,不需要時則視之如廢物。

以最近美國在敘利亞的行事為例,就可以完全暴露出美方的嘴臉。當土耳其真正要對美國在敘利亞的盟友「敘利亞民主軍」展開軍事行動時,美國卻是主動撤出陣地,為土耳其對敘利亞民主軍的軍事進攻大開通路,大行方便之門,面對美國的這種做法,難怪引發了「敘利亞民主軍」的憤怒與指責,直稱美國人背叛了盟友。這其實不要怪美國,只能怪自己的天真,這才是美國人的真正行事方式。

民進黨要親美,其實本身並不可厚非,畢竟在臺灣,主要政黨有哪個不親美呢?這也是臺灣政治的現實。綠營親美,藍營也不乏親美之人。長期以來,藍綠政權都是親美政權。但重點是親美一定要與反中相掛鉤嗎。蔡英文政權犯下的最大問題就是親美的過程中卻帶來了反中的惡果,甚至是為了親美而反中,為了親美而掀起兩岸對抗,反而使臺灣親美所帶來的價值和利益大為受損。

兩岸近在咫尺,兩岸有隔不斷的歷史與文化淵源,民進黨的這種極端做法完全無視客觀規律,註定只會在短期內獲利,最終避免不了民意的反噬。

【作者 陳先才/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廈門大學兩岸協創中心平臺執行長】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