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要與柯文哲合作,應保留起碼的政黨尊嚴

作者:陳敏鳳/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中央社
照片來源:中央社

民進黨長年攻打不下台北市,2014年出現了泛綠的柯文哲,終於使首都不再成為國民黨的禁臠,但從此也養成了依柯、恐柯症。

政黨應該大公無私,以支持人才為本,三年前,柯文哲是白色力量、良醫從政的代表,如今柯文哲形象大不如前,若民進黨再像過去毫無保留的合作,只會讓民進黨形象成為只要贏,可不擇手段,置政黨尊嚴、人才優劣於不管的政黨。

民進黨中執會週三通過非執政縣市候選人的提名條款,被誤以為是為柯文哲量身訂做而來,反彈電話據說打爆中央黨部,可見民進黨支持者對於現在的柯文哲有多麼地反彈。

民進黨的支持者這三年來對柯文哲的不滿,各有各的類型,獨派一定認為他在雙城論壇上的發言、世大運上對台獨旗幟的處理,及世大運對中共的屈服等等,已經觸及獨派底線,完全無法同意柯文哲的兩岸理念。

比較淺綠的民進黨支持則非常質疑柯文哲的執政能力,尤其一大堆的政見與支票並沒有實現,三年來並沒有什麼具體的建樹,只在一些政治口水上打轉,卻是天天上版面,這樣說不出來的政績,令淺綠人士擔憂,一旦合作選舉,將拖垮綠營其他縣市選舉。

而不管淺綠及獨派,對與柯文哲相處的誠信,都失去信心,最近雙城論壇文稿送國安會事件,就反應綠營中央執政者,對柯文哲個性沒有信賴度。

送國安會合不合體制是一回事,但更多的擔心在於一旦對柯文哲的文稿提出指正,難保不會像如今情狀,被不小心或者刻意爆料出來。

這三年來,柯的直率是優點,也是最大的致命傷,唯他獨尊的世界,人際關係不具有互信合作的基礎。

但在三個客觀條件的情況下,綠營迄今還無法斬斷情絲,一是柯文哲目前的民調仍在高處,二則黨內並沒有強棒,三是台北市的確不是綠營的優勢選區。

而另一個主觀的想法更讓此事糾纏不清,若干黨內人士對於2020年總統大選,柯文哲的動向無法判斷,或者更精準說無法形成統一的看法,有人認為,如果2018年提名柯文哲連任成功,一來有交換的成分存在,二來可以把柯文哲綁在台北市長任內,無法動彈,自然無法競逐總統大位。

柯文哲的誠信則一直衝擊這種想法。柯文哲會信守承諾嗎?一旦連任台北市長,聲勢和實力都更加強大,怎可能會不選總統?

即使2020年不選,2024年也將影響其他中生代的參選,尤其,依照執政八年的定律,大部分政權都以低檔下台,其接棒連任者大致都很難接手,尤其再五年,國民黨恐怕也整好隊了,再有第三組人馬參選,對2024年可能弱勢的民進黨參選者,更加不利。

再者,如果2018連任成功或失敗,哪一情況下,柯文哲更可能選,實力更大?也是黨內爭論及看法不一的問題。

有人認為柯一旦失敗就一定參選,因此力主2018年一定要支持柯文哲,但失敗的柯文哲實力多少呢?他並非陳水扁,一直拿他比陳水扁,恐怕是民進黨人自己嚇自己的虛幻想法。

民進黨對台北市應拿出長期對策,而不是短期靠行,應把台北市當成東部的沙漠艱困區來看待,以蹲點方式經營,現行除了姚文智外,段宜康及徐國勇等都曾是民進黨台北市議員及立委。

為何不能從這次開始長期經營,否則台北市對民進黨來說,永遠只能期待二種情況才能贏,一是藍軍分裂,二是寄人籬下。

這次民進黨與柯文哲幾乎已成政治怨偶,雙方差一步就分手。

尤其在雙方家人怨懟更深,若要復合,也要設些門檻,民進黨中央對支持者才有台階下,因此各自參選,到最後一、兩個月再整合與棄保,是目前顧及民進黨尊嚴的合理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