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聯合國IPCC最新報告告訴我們的五個事實

澳大利亞昆士蘭布里斯班民眾站在岸邊圍觀泛濫的布里斯班河(27/2/2022)
IPCC報告稱,全球最容易受氣候變化相關災害威脅人口已達40%。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近日發表的最新報告,審視了氣候變化的成因、影響與對策。

報告內容是迄今對全球變暖如何影響萬物的最清晰表述。以下是我們從這份報告得知的五個結論。

1.比想象還要差

從格陵蘭(Greenland)冰架融化到珊瑚礁遭受破壞,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影響已經達到歷來模型推演中最高值的一端,也比IPCC此前評估的速度快得多。

最新報告明確指出,當前全球約40%人口在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面前「受害風險最高」。

但要承擔這惡果的他們卻是最沒有製造麻煩的一群。

全球適應中心(Global Center on Adaptation)是從事協助政府與私營機構作出大規模適應計劃的工作。其首席執行官帕特里克·韋爾庫伊詹(Patrick Verkooijen)說:「在非洲,按照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軌跡,約30%的玉米產區將面臨絶收,大豆則是約50%。」

他對BBC說:「也就是說,世界部分地區,尤其是在非洲,將變得不宜人類生存。」

「正如IPCC報告所言,要阻止推動這種氣候種族隔離的勢力,時間無多。」

2. 得到科學論證的損失與損害

多年來,發展中國家想方設法讓富有國家認真對待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損失與損害, 既因為氣候變化而造成無法適應的境地,或是像海平面上升等在一點點發生事件。

這之所以成為爭論焦點,是因為它與碳排放的長期歷史責任相掛鉤,而富有國家擔心會被告到法庭受審,無止境地為他們有份造成的損失與損害支付賠償金。

蘇格蘭格拉斯哥環保活動人士在聯合國COP26會場外呼籲通過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補償政策(10/11/2021)
環保活動人士不滿格拉斯哥COP26峰會沒能設立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補償機制。

此前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美國與歐盟阻止建立一個損失與損害專項基金的政治努力,使應對此問題的政治努力受挫。

現在,IPCC報告明確指出,氣候變化帶來的可見影響包括「廣泛的負面衝擊,以及給自然與人類帶來的相關損失與損害」

IPCC的這次背書有望提升損失與損害在氣候談判中的分量,英方COP26主席阿洛克·夏爾馬(Alok Sharma,岑浩文)也同意這一點。

夏爾馬說:「報告強調了一項緊迫性:我們必須為氣候變化做凖備,認識損失與損害這一新現實,尤其是在世上最容易受氣候變化衝擊的群體身上所發生的事情,並予以解決問題。」

3. 科技非萬能

據IPCC所言,採用某些為限制氣候變暖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科技,只會弄巧成拙。

例如,人們擔心那些抽吸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機器會否反而導致更大規模的溫室氣體排放。

印度新德里一位男子幫助兒童植樹(資料圖片)
種樹植林向來被視為應對氣候變暖的好辦法,但IPCC報告提示,把錯誤的樹木種植在錯誤的地方,效果適得其反。

海因裏希·伯爾基金會(Heinrich Böll Foundation)氣候政策專家琳達·施耐德(Linda Schneider)是IPCC觀察員。她說:「當你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碳循環中的其他環節會發生反彈效應。」

「這會導致海洋與陸地中的碳儲備出現氣體釋出效應,補回大氣中被移除的那部分二氧化碳。」

4. 希望在城市

大城市既能大大影響氣候,也能為避免最壞的狀況帶來機遇。

城市繼續擴展之際,可以推動可再生能源、綠色交通與樓宇建設。這有望為數以百萬計人口減少氣候變化所造成的破壞。

尼日利亞拉各斯—伊巴丹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擁堵(資料圖片)
像尼日利亞拉各斯這樣的城市既是受氣候變化衝擊的熱點,也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希望所在。

IPCC第二工作組聯席主席黛布拉·羅伯茨(Debra Roberts)說:「我們明確指出,世上各大城市均是關鍵的動員對象。」

「有一部分受害風險最高的人群居住於沿海城市,因此這已經是個切入點。你能透過在沿海城市的發展加以動員,來改變其中的選擇。」

5. 「正迅速關上的窗戶」

這份報告對當前與未來給出了嚴峻而慘淡的評估,但報告作者們深信最惡劣的情況仍可避免——要是我們及時行動的話。

報告末段指出,IPCC認為,採取行動的機會最多只會維持到本年代末。

「經協調的全球行動要是再遭延誤,我們將錯過那短暫、正迅速關上的窗戶,不能確保一個能存活的未來。」

要是我們能大幅削減碳排放,顯著提高適應氣候變化開支,或許能避免某些災難變成注定發生。

這不單純是投資在綠色能源與電動汽車之上。報告作者表示,在教育、衛生體系與社會公義上的投資也能幫助人類應付氣溫上升所帶來的衝擊。

IPCC還稱,自然保育上投資同樣能成為抵擋最壞情況的堡壘。委員會呼籲把全球30%至50%地方劃為保育區域。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說:「自然能成為我們的救世主,但首先我們得拯救自然。」

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記者麥特·馬格拉斯:@mattmcgrath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