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的末日審判 地球暖化下的全民死緩

隨著澳洲百年一遇的水災、日本櫻花提前盛開破千年紀錄,全球暖化造成的極端氣候敲響警鐘,似乎在預告電影「「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中的末日即將到來。不過,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最終審判前,人類可能還有一絲喘息的空間。

氣候變遷衝破臨界點

全球暖化可能導致大量冰蓋(ice sheets)不可逆轉的融化、或是亞馬遜(Amazon)雨林萎縮成稀樹草原(savannah),而十多個暖化臨界點在主要因溫度上升的觸發下,恐將為地球的氣候系統帶來災難性變化。

像是覆蓋在格陵蘭島(Greenland)和西南極洲(West Antarctic)上的冰蓋,若融冰將可能讓海洋升高12公尺、淹沒城市並重繪地球的海岸線。至於從西伯利亞永凍土中釋出的溫室氣體,或許會讓全球為遏制人為碳污染而做的努力化為烏有。

持續暖化地球有大限

在全球暖化的大限下,不論是南亞的季風降雨、極地冰蓋、珊瑚礁生態系統、急流、亞馬遜河盆地…這些藍色星球的珍貴面貌,都可能發生沒有回頭路的逆轉,徹底改變我們所知道的世界。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大多集中在溫度臨界點和時間點上的研究,希望知道,要暖化多少才會觸發每個生態環境的暖化臨界點。

專家說,對格陵蘭島和西南極洲的兩處冰蓋來說,臨界點大概是升溫不超過攝氏2度,而這個臨界點可能已經被超過了。至於如果要融化冰凍土,暖化溫度可能要再升高至少1度或2度。

不過,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工程數學與物理科學學院的瑞奇(Paul Ritchie)和考克斯(Peter Cox),4月21日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的新研究顯示,人們可能還有一絲絲的喘息餘地。

末日審判給出寬限期

這項研究的重點在於:一旦觸發了暖化臨界點,能否透過降低溫度來改變情勢?不論是從空氣中吸取二氧化碳、或是採取調暗陽光(dim the sun)實驗在平流層(stratosphere)遮光?

考克斯表示,他們的分析顯示,是有可能發生跨越暖化臨界值而不導致一種突然且永久性的氣候變遷,只要跨越的時間是短期的。簡單說,氣候末日可以有「寬限期」,只要人們還來得及有時間來降低暖化的碳排放。

這項研究從冰蓋、季風、亞馬遜盆地、以及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系統(AMOC)等四大部份來看氣候系統。所謂的AMOC就是調節赤道以北氣溫的北大西洋海洋環流系統,電影「明天過後」描述的就是AMOC崩潰產生的極度寒流。

喘息空間只有一絲絲

研究人員透過模擬發現,冰蓋和洋流有著慢發性的(slow-onset)暖化臨界點,它們是以數世紀的時間範圍來展現。這顯示即便溫度上升超出臨界值並啟動了深度變化,人們仍有時間藉由全球降溫而從懸崖邊拉回。

考克斯表示,由於部份最讓人憂心的暖化臨界點有緩慢開展的時間幅度,因此給予人類一個很好的機會,能在進入一個較差狀態的世界之前,有機會逆轉全球暖化。但研究人員發現,相同的狀況並不適用於亞馬遜森林的枯竭與季風的混亂,它們可能在數十年間就轉變進入一種新狀態。

以亞馬遜雨林來說,這種轉變還因大規模的森林砍伐而加速發生。

藐小人類切不可自滿

英國瑞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氣象學教授柯林斯(William Collins)說,這項研究顯示,如果暖化升溫超出臨界點太久,可能會讓氣候體系處於無力回天的不可逆改變。

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大氣物理學教授艾倫(Grant Allen)認為,隨著地球持續暖化,在預期可怕的氣候變化將可能是永久性且極具破壞性之際,人類或許還有很小的轉圜餘地。但是,部份全球暖化的災難性後果被短暫的延緩,並不代表人類現在就比較不危險。

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將全球氣溫升幅,設定在和工業革命前相比不超過攝氏1.5度,但要達成這個目標,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要在2050年歸零。隨著這項努力正逐漸力有未逮,這項新研究雖然帶來了好消息,但是人類沒有理由因此放鬆。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協助開發中國家對抗氣候變遷 美國援助將倍增
對抗氣候危機美國回來了 目標2030前減排50%至52%
提高對抗氣候變遷野心 日本2030年前減排目標升至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