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少 農糧署要打造有機恆春半島

中國時報【謝佳潾╱屏東報導】 恆春鎮龍水社區在農會的積極輔導下,不僅成功種植高雄145號有機米,還結合溼地保育形象推出「瑯嶠十八番」品牌,打響恆春有機米稱號,有鑑於此,農糧署南區分署分析恆春半島因少工業汙染,可望結合滿州一帶的有機黃豆,再開發有機蔬菜等農作,打造成有機半島。 農糧署南區分署長姚志旺說,恆春是觀光大鎮,少有工業汙染,且無人栽種的農田也多,所以相當適合推廣有機農作,因此盼以「有機及友善耕作環境補貼」政策,透過補助一半設備費用、9成有機認證費用及找通路、1公頃地1年再補助3萬元等誘因,將恆春半島打造成有機半島。 然而,有機農作並不好推廣。恆春鎮農會總幹事林順和指出,有機米推廣10逾年,但因缺工問題,投入的農民至今不到1成,不過因價穩,每公斤有34塊收購價,相較一般米是22至24塊有浮動風險,加上消費者愈趨重視食安,近年發展有漸好趨勢,後續發展值得期待。 「有誘因最重要」,他說,推廣有機農作不能單純輔導農民如何種,而是要想方設法增加附加價值、提高收購價,所以推出有機米酒,而今年部分農地也開始種有機芝麻,後續會協助農民進行商品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