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曾用英文訓記者、提出理論已寫入中國憲法

本週三逝世的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曾提出「三個代表」理論,已寫入中國憲法,可看出在當地影響力。他也曾長期被中國網民稱為「長者」,主要是出自他用英文訓斥記者的一段故事。

11月30日於上海逝世的中國前國家主席、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曾在中南海見證了1991年蘇聯解體、1996年第三次台海危機、1997年的香港主權移交及鄧小平逝世、北京申奧成功、2001年九一一事件,更成為美國反恐的夥伴,大舉改善中美關係。

「江八點」與「李六條」

對於兩岸問題,江澤民有自己的定見,1990年6月11日中國召開「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時任中共總書記未滿一年的江澤民在開幕式上表示,只要兩岸秉持「一個中國」原則,而非主張「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是「一國兩府」,一切問題都可討論、商量。

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下,20世紀90年代的兩岸關係顯得和緩,也為兩會成立以及「辜汪會談」奠下基礎。

中華民國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在1990年11月21日成立,主要負責處理官方授權的兩岸相關事務,中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也於1991年12月成立,作為與海基會對等接洽的單位。

海基會現貌。Flickr by 玄 史生
海基會現貌。Flickr by 玄 史生

1993年4月27日到4月29日,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和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了「辜汪會談」,成為兩岸非官方互動、經貿往來的重要管道。

在兩岸非官方接觸管道建立後,江澤民於1995年1月提出了「江八點」,企盼兩岸能夠持續發展,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李登輝也於同年4月召開「國統會」,為了回應「江八點」,李登輝在會中上提出了「李六條」。

96年台海飛彈危機,江澤民最終轉圜

兩岸的和緩氣氛在1995年急轉直下。

該年6月,李登輝成為首位任內赴美國進行公開演講的中華民國總統,中國認定此舉意圖鼓吹兩個中國,並進一步導致1996年的第三次台海飛彈危機,李登輝成為中華民國民選首任總統後,兩岸尋求重新恢復溝通,但遲至1998年10月14日,辜振甫與汪道涵兩人才在上海再度碰面,辜振甫還前往北京與江澤民見面,兩岸氛圍有了回溫的契機。

不過,1999年中,在學者蔡英文等人的協助下,李登輝拋出了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兩國論」,再次讓兩岸關係陷入冰點。2000年,民進黨籍的陳水扁當選中華民國總統,發表了「四不一沒有」的就職演說,讓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表示將對陳水扁「聽其言、觀其行」。

2002年8月,陳水扁提出「一邊一國論」後,江澤民仍在同年稍晚舉行的中共十六大中宣示「三個可以談」,也就是在「一個中國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

概觀江澤民執政時期的台海兩岸關係,中華民國正進行民主轉型,中國則是改革開放剛起步,儘管雙方都有疑慮,仍存在發展可能,雖有危機,但機會也一直存在。

巡視香港、教訓記者「naive」

1998年7月1日是香港特區成立一周年的紀念日,江澤民與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前往香港巡視,宣傳「一國兩制」,在時任香港特首董建華的陪同下,江澤民一行先到訪沙田醫院關切病人,更現場即席揮毫,再到馬鞍山新港城中心商場參觀,吸引了近千名當地居民到場湊熱鬧,江澤民香港行的開放環境讓中國維安人員如臨大敵。

2000年10月27日,董建華進京述職,江澤民與他在人民大會堂接見記者,當時香港有線電視記者張寶華提問中央是否欽點董建華連任特首,江澤民本無太多情緒,但越說越激動,之後更從座位起身走向場邊記者群,開始大聲訓斥,認為記者們提問的問題膚淺,記者們「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稱自己曾與美國知名主播華萊士(Mike Wallace)「談笑風生」,最後還強調自己是「作為一個長者來跟你們講的」,自此,江澤民成為中國網民口中的「長者」。

中美合作契機:全球反恐

江澤民自1993年擔任國家主席後多次訪問美國,隔年,還走訪了俄羅斯、烏克蘭、法國等國。1999年,北約「誤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以及美國國會指控中國政府竊取美國核武機密,這兩件事引發中國的反美情緒。

2001年,美國總統布希(George HW Bush)上任後不久,中美發生南海撞機事件,更讓兩國關係緊繃,但在美國遭受911恐怖攻擊後,江澤民第一時間向布希致電慰問,同時節制中國官方與民間的反美言行,支持美國的全球反恐戰爭,擔任美國反恐夥伴,更成為中美關係回溫的轉捩點。

江澤民的對美外交策略被評價為「動之以利、曉之以情」,雖有論者批評江澤民對美國過於軟弱,但更認可他抓住時機釋出善意,為中國爭取國際空間。例如,中國在歷經15年的談判終於在2000年加入WTO,北京和上海先後成功申辦2008年夏季奧運和2010年世界博覽會,讓中國吸引大量外資、提升國際形象。

2008年,奧運在北京舉辦,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Flickr by neiljs
2008年,奧運在北京舉辦,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Flickr by neiljs

交棒胡錦濤 晚年多次傳死訊

2002年11月15日,時年76歲的江澤民在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上,卸下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職位,由胡錦濤繼任,2004年9月1日,江澤民辭去中央軍委主席一職後,胡錦濤才得以掌握軍權。

在江澤民退任中共總書記的同時,中共黨內長期討論的「三個代表」理論被寫入中國共產黨的黨章,2004年3月14日,「三個代表」理論在第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中正式被寫入中國憲法。

江澤民退休後大部分時間居住上海,住所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附近,每年清明節都會回鄉祭祖,江澤民也與其他領導人出席重要集會,官方播報的排序僅次於當時總書記,2013年1月,江澤民向中共中央請求更改禮賓順序,將自己與退休老幹部排在一起。

2011年,香港亞視誤報江澤民死訊,引發國際關注,事發隔天,《新華社》發新聞稿澄清闢謠,當時亞視不但向江澤民及家人公開致歉,更被裁定違反新聞準確守則罰款,時任亞視新聞部高級副總裁的梁家榮為此引咎辭職,同年10月,江澤民出席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公開活動,粉碎「逝世」的謠傳。

江澤民生前最後兩次公開現身,分別是2019年7月29日到八寶山革命公墓送別李鵬,以及同年10月1日出席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當時的江澤民都需要人員攙扶,才能行動。此後,江澤民就未曾公開露面,連2021年的中共百年黨慶活動都缺席。

帶領中國經濟轉型 自豪三件事

江澤民執政的13年,不僅是中國重要的轉型階段,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加速時期,在進京就任總書記初期,由於中共黨內氛圍因歷經六四學運而趨於保守,在鄧小平警告「誰不改革誰下台」後,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班子致力發展經濟,也積極改善中美關係,任內儘管成立兩岸非官方溝通管道的兩會,但第三次台海危機的發生,仍改寫了兩岸關係。

2009年,退休後的江澤民造訪聯合工程公司國機二院時,曾如此評價自己的政治生涯。

江澤民說:「這十幾年我也沒有什麼別的,大概三件事:第一個,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第二個,把鄧小平的理論列入黨章;第三個,就是我們的知道的『三個代表』。如果說還有一點什麼成績,就是軍隊一律不得經商!這個對軍隊的命運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我後來又幹了一年零八個月,等於我在部隊幹了15年軍委主席。還有九八年的抗洪也是很大的。」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江澤民逝世,生前曾說想來台玩,他如何看待台灣?
天安門降半旗悼念,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病逝,享耆壽96歲
書香子弟入共黨、江澤民意外進京開啟13年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