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比散戶厲害 國發基金投資最長套牢33年


「1984年耶,那年我才4歲,相信在座很多人當時都還沒出生。」立委余宛如1日在立法院質詢國發基金的轉投資績效表,根據審計部資料顯示,國發基金持股最久又績效不彰的就屬1984年投資的普生,余宛如質詢國發會時提問:「這家公司的投資金額並不大,營運成績也不怎麼樣,有什麼不得了的理由,非要抱著持股不賣?」

「我本來想用配合政策、扶植新興產業,投資報酬率不是唯一的績效指標當成理由來幫你們找台階下,但一看到投資績效,實在開不了口。」余宛如指出,至2015年止,國發基金轉投資42家民營事業,投資金額3,068億元;其中有17家當年度營運出現虧損。

另根據審計部統計,國發基金轉投資事業有4成呈現嚴重虧損狀態,而且部分事業持續虧損數年,經營情況日益惡化,審計部一再提出要求檢討改善。根據統計,虧損的17家公司中,動輒已是國發基金已投資一、二十年的公司,余宛如批評,以國發基金的性質,死抱著一家公司這麼多年,資金部位被凍結住了,也失去基金的流動性原則,她說「令人擔憂的是,這樣完全看不到有所謂的退場機制。」

國發基金,4成投資虧損

財經專家汪潔民則說,「國發基金和勞退基金、退輔基金的角色不同,它著重在投資新創事業,風險比較高,回收比較慢,而勞退基金等投資在已經成功的標的。」他回顧歷史說,80年代台灣資本市場三大創投基金就屬國發基金、中華開發和交通銀行,交銀被整併為兆豐金控後創投的功能漸被取代,中華開發目前也轉變成為商業銀行,不再從事創投項目。

一檔股票國發基金到底該抱多久?汪潔民指出,1980年代國發基金投資的電子業、半導體,能夠上市的早就上市獲利了結,若當時沒跟上台股的電子大熱潮,就代表這家公司本身已經沒有能力,早該認賠殺出。

「生技產業的屬性與電子產業完全不同,國發基金應該不要再做天使投資。」汪潔民解釋,過去政府在投資台積電、聯電的時代,只要找到像張忠謀這類專業經理人來經營,就像是天使基金模式,出錢了,不會干涉太多公司經營的事情,但生技業10家裡面最後能成功的說不定不到1家,應積極管理。

汪潔民以過去在外資投資機構經驗建議說,在國際大型基金公司如富達基金裡,基金經理人本身就是該領域的專家,例如生技的基金、半導體的基金經理人都是來自產業,因此被投資的公司若績效持續不佳,基金經理人將介入董事會,採取換掉管理者或者找更大的公司來合併等策略。

投資生技,不要再當天使

「國發基金投資生技業大約在2005年之後才開始,雖然無法馬上要求績效,但有些公司新藥物送人體實驗一次、二次不過關,國發基金應強力介入管理。」汪潔民說。

余宛如則呼籲,國發基金應訂定更嚴謹的退場規定,比如投資不得逾10年或15年,因為以超長期的產業發展趨勢來看,10年或15年的扶植期如果還沒辦法站穩腳步,就應該有所認知,就是投錯產業,或投錯公司了。對此,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回應,「將會有退場機制。」

此外,國發基金管理會在3月24日通過辦理「創業天使投資方案」,將集資挹注扶植風險性較高新創企業,余宛如則擔心,此方案成功關鍵在於專案審查的委員們,她疾呼「不要只找那些傳統企業家或所謂的產業大老,以及象牙塔裡的學者,他們與現在的新創距離太遠!」

延伸閱讀

■  擔心季報踩雷台股恐整理 正是佈局這兩種股票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