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消失了!突堤效應下的國土危機

台灣海岸線超過公里,其中高達750多公里成了港口、海堤、消波塊等人工設施包圍,少數天然沙灘,卻是不斷被侵蝕,數十年來政府也只能不斷投錢蓋海堤、丟消波塊,砸下上千億資金。雖然說,這種做法可以發揮立即保護海岸的效果,不過,卻產生突堤效應,一方面造成海砂在北側堆積、另一方面卻造成南側的海岸侵蝕,學者坦言,海岸邊或河口的人工結構,就像抗生素,用多了有後遺症,嚴重的話,會淘空海堤基腳,後果不堪設想。

蘇花公路全長有118公里,僅次於台東,位居全台灣第二長,也因為它在太平洋的左邊,因此花蓮被稱為太平洋左岸,不過美麗的海岸景致,這半世紀以來卻出現巨大的變化,像是我現在所在的地點是花蓮市的南濱海岸,這裡的海岸線足足倒退了200公尺,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泛黃照片中的少婦,70年代在花蓮市海邊留下倩影,如今,已經是將近七旬的奶奶,她的兒子是花蓮文史工作者黃家榮,透過老照片,回憶南北濱早年優美的海岸線。

花蓮文史工作者 黃家榮:「從(歷史)圖片中去了解到,過去原來花蓮的北濱甚至南濱,有這麼樣長的沙灘,這一張(照片),這個是日本時代,1945年美軍的航照圖,那我們從這個航照圖,稍微可以看到說,當時整個花蓮,從北濱甚至從花蓮港,一直延續到現在的化仁海堤,其實這個地方都有,所謂的沙灘。」

慈大通識中心主任 江允智:「其實它侵蝕是受到堤防,改變整個區域的水文現象。」

影響海岸的堤防,就在花蓮港。

卡車載滿砂石來來回回,這是實施有年的東砂北運,也因為這項任務以及休憩需求,數十年花蓮港不斷擴建。

因為人工建築影響,使得岸邊海流帶來的砂子被擋在在東、西堤兩邊,無法平均散布在海岸線各處,因此造成了海岸線的劇烈變化,這就是所謂的突堤效應。

成大水工所助理副研究員 林敬樺:「我們就想像它是一個牆壁 沙源不管今天這個沙源已有沒有短缺,它就是會往某一個方向輸送,可以想像這個牆壁,就阻斷了這個沙源的輸送,在上游側,它就會顯示,它是淤積,下游側這個就是會侵蝕。」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花蓮壽豐鄉的鹽寮村。

這裡是花蓮的鹽寮漁港,興建時間不到30年時間,但是北堆積南淘空的情況,卻相當地嚴重,我的右手邊,很明顯出現沙灘堆積的狀況,但是我的左手邊,卻出現很明顯的海岸侵蝕,而且海岸侵蝕的狀況,每年以二到五公尺的速度,在進行當中,危及到上頭的台11線公路。

90年代,因為漁港北防波堤興建後,破壞原有海岸漂沙平衡,但為了保護海岸公路地基,沙灘上堆疊一排排消波塊,希望減少波浪直接撞擊破壞,然而,許多消波塊都已陷入沙堆中。

慈大通識中心主任 江允智:「假如消波塊,如果直接拋到沙灘上的話,它一下就會沉陷,會被埋掉,正確做法應該底下,先鋪一個不織布,就用地工織布,即使讓水體沖刷下來的時候,它沙不會被帶走。」

鹽寮漁港,花了好幾億元興建,由於設計失當,只能停靠小膠筏。三年前,漁業署已經將鹽寮漁港,列為「不再補助」,因此管理維護都由花蓮縣政府買單。然而,鹽寮漁港不是唯一,無奈的場景,也出現在台東大武漁港。

成大水工所研究員 黃國書 博士:「這個港口常常淤積,那麼所以主要的沙子,是來自於這個北側,所以現在你會發現去那個地方,台9線上面,那個海岸跟原來的公路,跟海岸是有點一段距離,現在都已經逼到海岸公路下面了。」

慈大通識中心主任 江允智:「都河川局在管海岸,早期河川單位其實對海,其實不太了解,在做任何人工的,結構物去放在這個環境裡面,那大自然就會去,因應這個改變,它會達到新的平衡這樣,但是這新的平衡,如果我們今天,預設不好的話,就是災難。」

海岸的堤防、或消波塊,就像螳臂當車,面對海岸維護,我們應該要開始思考,是不是該從人定勝天,轉為人定順天,海岸才會永續。

文字撰稿:林國新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妙手生華入經藏 莊嚴道氣令人讚歎
12年從未清掃過 陳年垢我們來幫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