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異位性皮膚炎,乾溼不同解!先避開6個地雷


【早安健康/吳明珠中醫師】中醫的角度會怎麼看待「異位性皮膚炎」?我們知道異位性皮膚炎西醫會解釋為是過敏的其中一種疾病,是因為生活中接觸了過敏原而產生。不過中醫自古以來就把異位性皮膚炎歸類在「濕疹」的範圍中,其症狀雖發於體表,但炎症卻生於體內,因此透過中醫細膩的問診找出病灶所在,便能對症下藥,與此同時,生活中飲食宜忌也有助於病況緩解,減少不適的感覺與煩悶的心情。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濕疹」

異位性皮膚炎於中醫的範疇中,又名「奶癬」、「浸淫瘡」等。其病因多為先天不足,又接觸致病因子,繼而使得體內臟腑致病而引發皮膚濕疹。異位性皮膚炎其實分為五種體質,例如血熱風盛型與濕熱俱盛型等等,大致上皮膚長疹子,騷癢難耐,但不同型體質有的騷抓可能滲液很多,有的則偏乾燥脫屑;病況長久未癒,則容易耗損陰血。

根據不同型體質,有多種中藥材可以加以治療,例如脾虛濕盛型可用黨參、白朮、山藥、茯苓,陰虛夾溼型可用沙參、麥冬、鮮石斛、玉竹等,不過必須由中醫師先確診並調劑為之,一般民眾不應自行抓藥煎服。

飲食宜忌對病情大有幫助

雖然造成異位性皮膚炎的體質有很多種,需用不同的藥材才能對症下藥,但日常飲食若能注重宜、忌之道,則可與藥物有相輔相成之效:

1.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與油炸的食品,飲食應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2.榴槤、芒果、龍眼、荔枝等屬熱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但相對地,可多吃綠豆、冬瓜、蓮子、苦瓜等清熱利濕食品。

3.海產類食物,如蛤、蚌、魷魚、烏賊、無鱗魚類如鰻魚、泥鰍、黃鱔等應避免。

4.不新鮮的肉類等含有細菌,及易致敏感的食品如鹹魚、蝦、螃蟹應避免。

5.含真菌類的食品,如蘑菇、臭豆腐、腐乳等。

6.盡量避免一些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櫞酸(檸檬酸)、香精、合成染料等。

除此之外,花生、芝麻、竹筍、芋頭等也可能影響病情,食用時應多加注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