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轉移性腸癌!2階段切肝存活高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轉移性大腸直腸癌肝切除,可大幅提高存活率。醫師指出,對於無法完整肝切除的患者,目前治療趨勢是先用傳統化學治療加上標靶治療,俟腫瘤縮小後再予以2階段切除肝臟,可讓轉移性腸癌患者重拾生命希望。

醫師周宗慶(如圖)指出,轉移性腸癌肝切除存活逾5成。(圖片提供/成大附醫)
醫師周宗慶(如圖)指出,轉移性腸癌肝切除存活逾5成。(圖片提供/成大附醫)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周宗慶指出,國人大腸癌發生率高居全球之冠,平均每35.1分鐘就會增加1名新病例,也是目前國內癌症發生率榜首,而死亡率僅次於肺癌與肝癌位居第3位。

轉移性腸癌 切肝存活逾5成

事實上,多數腸癌病人是可以早期發現切除,但其中仍有2成至5成的病人發現時已多屬晚期,而肝臟是大腸直腸癌最常見的轉移位置,14%至20%病患於診斷大腸直腸癌時同時就合併肝轉移,而約1/3病患之後才轉移至肝臟。

對於轉移性腸癌病患,若僅給予最佳化學治療其5年存活率僅達10%至11%。但對於僅局限於肝臟轉移病患進行病灶切除,則可將存活率提高至24%至58%。而對不能切肝的患者,目前治療趨勢是先用傳統化學治療加上標靶藥物,等到腫瘤縮小後,再予以多次切除肝臟。

周宗慶醫師強調,以台灣每年超過8000位大腸癌新病患計算,1年中就會增加1000位以上的大腸癌肝轉移病患。即便轉移數量很多,若能手術清除乾淨,對病人存活有絕對的幫助,但前提是必須保留足夠的剩餘肝體積與功能,否則病人最後仍會死於術後肝衰竭。

另外,早期的肝轉移並沒有症狀,除非到末期才會發生黃疸、腹水、發燒、體重減輕等症狀,而此時能接受手術的機會就很低了,所以患者千萬不要以為沒有症狀,就可以不需要做進一步檢查,尤其在大腸癌已經切除的病人,更不要認為可以高枕無憂了。

新式2階段肝切除,讓轉移性腸癌患者重拾生存希望。(圖片提供/成大附醫)
新式2階段肝切除,讓轉移性腸癌患者重拾生存希望。(圖片提供/成大附醫)

2階段切肝術 可增存活機會

關於轉移性腸癌肝切除,目前成大醫院採用新式2階段切肝手術(ALPPS),應用於原發肝癌與各種轉移性肝腫瘤,於第1階段手術中加入活體肝臟移植技巧,加上原位肝臟分割;臨床發現,病患接受完第1階段手術後,均能有效且快速讓剩餘肝臟體積增生,在經過平均9天後接受並完成第2階段手術。

成大醫院自2013年7月起,將此新式2階段切肝手術策略應用於術前評估剩餘肝體積與功能不足之病患,迄今總共順利完成13例大腸癌肝轉移個案,無病患因術後肝衰竭而死亡。由於追蹤時間不夠久,其長期存活效益仍有待觀察與分析。但總體而言,這種手術新策略提供了廣泛性肝轉移病患切除病灶的最後一絲希望。

更多健康新聞:

腸癌只找嗜肉族?茹素20年轉移性腸癌上身

轉移性腸癌新契機!放射栓塞+化療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華人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