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新語/黃皮膚怎成名校申請扣分項?

華人家庭自古都重視學習,所謂寒窗苦讀,一日考取功名乃人生四大喜事之一。靠知識的力量改變命運,是華人奉行多年的至理名言。然而這看似正能量的道理如今飄洋過海到了美國,卻「水土不服」。如今考進名校,除了努力,還要看膚色。黃色皮膚如今竟成了名校申請的扣分項。

有人會有疑問,我黃色皮膚,在美國屬於少數族裔,申請學校應該是加分項啊,怎麼反倒要扣分?根據哈佛等奉行「平權措施」的大學,怪只怪你學習太好。

近日,「紐約時報」稱,亞裔生為了申請名校煞費苦心,需要隱瞞自己的種族,避談愛好,才可以增加錄取機率。其中哈佛大學和教堂山北卡大學為了「種族多樣性」,有意降低亞裔的錄取率。「學生公平錄取」(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組織以平權措施為由,將這兩所大學吿上了最高法院,該案今年10月起開始聽證。該組織表示兩所學校在招生時故意提高亞裔生的錄取門檻,如果申請人是亞裔,則會在「個性評分」一欄打較低的分數。

支持平權措施的人說,這幾年亞裔生在名校的比例愈來愈高,在哈佛大學,2013年,亞裔生占20%,今年增長到28%,而亞裔在美國人口占比7%。相比之下,今年入學的學生中,非裔占了15%,拉丁裔占了13%,美國土著人口占了3%。哈佛大學表示,在考慮錄取的多樣性時,種族不是唯一因素,還包括學術興趣、地域、政治及社會經濟背景等,並非歧視亞裔生。

將在美人口比例與學校錄取人數比例掛鉤,本就不合理。兩者沒有必然聯繫,刻板將兩者對等,相當於抹煞個人的努力,阻止社會中人員的向上流動。而一味追求多樣性的錄取策略,削弱個人努力的作用,更是在開時代倒車。

或許有人會爭論,這樣不給弱勢群體一點優惠,只能讓好的家庭更好,壞的家庭更壞,陷入惡性循環。弱勢家庭確實需要幫助,不過不是白白給他們大學的錄取名額,而是要給他們更多讀書的機會,優化他們讀書的條件。名校的錄取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得來的,而不是能借「出身」白得的。平權措施的初衷是好的,只不過用錯了地方。

不單單是以上兩所學校,「學生公平錄取」組織提出,過去十年來,有40多州的數百所大學都適用這種錄取方式。在美的華人家長,應該反對大學這種平權措施錄取政策。如今已是2022年,孩子們在申請學校時還要對自己亞裔身分掩飾淡化,對自己的愛好避而不談,將自己包裝成一個不那麼亞裔的人,這簡直荒謬。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不繳就停電…紐約法拉盛公寓樓11月電費 比去年全年貴7倍
馬斯克揭露內部文件:推特高層封鎖拜登兒子杭特「筆電門」醜聞
華航便宜票來了 LA往返台北千元有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