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苔熊專欄】不懂得拒絕他人、總是第一個道歉?親愛的,你可能患上了「取悅症」

PHOTO CREDIT: rachel_mypark

你是個下意識總在討好他人的人嗎?是否曾因拒絕別人的請託而罪惡感纏身?那你有可能患上了試圖不被他人討厭的「取悅症」

BAZAAR特別邀請心理作家海苔熊,要來與我們探討什麼是「取悅症」、是什麼樣的原因,容易造就「取悅型人格」,我們又該如何從中解脫,不再討好他人,重新愛回自己。

你是這樣的人嗎?

1. 總是把「對不起」掛在嘴邊,儘管自己並沒有犯下什麼滔天大罪。

2. 害怕衝突、擔心惹別人不開心,時時刻刻注意他人的一舉一動。

3. 非常在乎他人對你的看法,盡可能的不讓自己被討厭。

4. 無意識的經常性討好,總在事件過後才反思: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努力的去迎合別人的需求。

5. 忙東忙西,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可是停下來又會產生罪惡感,困惑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親愛的,你有可能患上了「取悅症」。

在心理學上,雖然「取悅症」並非為精神病學診斷手冊中的正式疾病,只是對一群有「特殊個性」人們的代稱(其他可能的代稱有「討好症候群」、「救世主情結」或「需要被需要的人」等)。

但若你擁有以上特質,你也有一個「希望別人會快樂,自己沒有很快樂也無所謂」的靈魂,或者總是藉由別人的快樂來讓自己快樂,才能感到自我價值,那麼很可能你也罹患了我們一般所認知的「取悅症」。

何謂「取悅症」?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Vasyl Dolmatov

怎麼會有這樣的狀況呢?為什麼有些人必須透過討好他人,才能感受到快樂?這有很多種可能,但心理學上不論是哪一個需求的理論都會談到,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愛與被愛、與人聯結的需求(Relatedness);不過同時另外一方面我們會希望自己擁有自主(Autonomy),不要被其他人牽著鼻子走、能夠為自己做決定,而不是活別人的人生[1]。

然而,有些人在人格養成的過程當中,自尊(Self-esteem)總是像海浪上面的小船一樣,跟著身邊的人(海浪)起起伏伏(Relational Contingent self-worth)[2],無法穩定的感覺到自己是值得愛與被愛的,所以只好像變色龍一樣,跟隨著其他人的需求、來展現自己的樣子,甚至經常透過討好別人,來得到一點點安慰。

至於患上「取悅症」的潛在原因為何?以下為3種常見的「歷史性因素」[3]:

⭐取悅症的感受1:覺得「怎麼做都不夠好」。

可能原因:在12歲以前經常遭到家人的挑剔、批評,覺得怎麼做也無法達到家人的要求。

取悅症的感受2:害怕被排擠或孤立。

可能原因:在小學或者是青少年時期,曾有過被排擠或霸凌的經驗,很害怕再回到當時的情形。

取悅症的感受3:過度被貶低

可能原因:成人後,遭受到親近的人或是主管長期貶低勒索,最後形成了一種「受虐狂」特質,覺得自己好像一定要達到某種標準或要求,才會被別人喜歡。

如何緩解取悅症?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evgenyatamanenko

若想緩解成人後的取悅症心態,你就該從取悅症中長大。

如果你過去也曾經歷過上述這些事情,或者符合好幾項「取悅症患者」的特質,卻發現沒有辦法跳脫這樣的心態回圈,那麼這裡提供你一項練習守則:累積每一天的覺察,然後覺察有一天就會產生小小的改變。

聽起來很像是廢話,但這是唯一的途徑,透過覺察到—「你又開始在討好別人了、你又開始在犧牲自己,照亮別人了、你又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前面了」的行為,協助你慢慢看見自己「正在討好」,以及去感受自己的犧牲和痛苦,就會有所進步。

因為,感覺不到痛的人,是醒不過來的。

我希望這篇文章能提供你一個可以醒來的機會,在你每一次過度付出、又想要取悅其他人的時候,先練習停下來,感覺自己的感覺、說說自己的需求,就算是很小聲也無所謂、就算是你仍然和過去一樣持續取悅別人也沒關係,就讓這個小小的聲音,在你心裡面發芽,慢慢地,或許有一天它會長成一棵,只屬於你,而不是為別人而長的大樹。

PHOTO CREDIT: BAZAAR

【海苔熊—心理作家】


身分:心理作家、彰師大輔諮所博士生、石牌鄭身心醫學診所實習心理師。

經歷:台大心研所、政大心理系。

想說:「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當中的英雄,而每個英雄的心裡,都住著一位真正的公主。當英雄跟公主可以真實的相遇,那些被喚醒的惡龍、不擇手段的巫婆,以及一個又一個禁忌的房間,都會成為你生命歷程當中的滋養。願我們都能夠一起在恐懼的洞穴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寶藏。」

參考文獻:

[1]Deci, E. L., & Ryan, R. M. (2008).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 macro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development, and health. Canadian psychology/Psychologie canadienne, 49(3), 182.[2]Cambron, M. J., Acitelli, L. K., & Steinberg, L. (2010). When friends make you blue: The role of friendship contingent self-esteem in predicting self-esteem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6(3), 384-397.ISO 690[3]吳姵瑩(2017)做自己最好的陪伴:找回安全感,讓你內在小孩不害怕、不寂寞的療癒五堂課。溱,台北:遠流出版。


延伸閱讀

【海苔熊專欄】分手後如果連你都不愛自己,誰會愛你?

「別在最好的年齡裡,吃得最胖、活得最便宜」關於人生的14句毒雞湯語錄!

*本文由哈潑時尚 Harper's BAZAAR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