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瘡骨髓炎傷口越挖越大 中醫調理漸癒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高瘦的年輕男性雙手拄著拐杖來看診,他動作熟練地拉起褲管、露出充滿手術疤痕及補皮的小腿,掀開紗布,有個1元硬幣大小的傷口,緩緩地滲出灰色的膿。他2年前車禍,兩隻小腿骨折,手術後原本沒異樣,直到1年前傷口縫線附近腫起來,檢查發現是骨髓炎,後來就是不停的清傷口、清瘡手術、高壓氧、抗生素、補皮瓣手術…傷口越挖越大,似乎沒完沒了,「我上星期才開刀清瘡,今天又是這個樣子,爛爛的,一點都沒有改善,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車禍傷口第一時間未清除乾淨 細菌進入骨骼深部繁殖
慢性骨髓炎是開放性骨折或骨科手術後常見的併發症,細菌順著傷口深入骨髓,尤其是車禍的傷口,很難第一時間及時清除乾淨,細菌進入骨骼深部、骨髓腔的巢狀結構內繁殖,膿液可能積聚在骨髓腔,造成骨頭缺血並迫使細菌進入血管及骨頭腔隙中。當慢性感染繼續進行時,有豐富血管供應的肉芽組織會轉變為緻密的疤痕,而這種血管稀少的疤痕,在感染部位的周圍形成一層無法穿透的障礙,所以慢性骨髓炎不只是一種感染疾病,也是一種缺血性疾病。

骨髓內感染發炎後增生的滲出液會增加骨髓內的壓力,滲出液就有可能會將致病菌帶到骨皮質以及骨膜,進而造成骨膜上的血液循環遭受阻斷,而使得骨頭壞死。而且,循環受阻之後,正常免疫細胞與抗生素無法深入感染核心,導致感染時好時壞、很難根除,是很棘手的問題。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慢性骨髓炎,在中醫後來多歸類於「骨癰」、「附骨疽」、「朽骨疽」的範疇。在古代,人們對不同部位的癰疽有不同名稱,在中醫古籍黃帝內經《靈樞第八十一•癰疽》提到「發於股脛,名曰股脛疽。其狀不甚變,而癰膿搏骨。」、「發於膝,名曰疵癰。其狀大,癰色不變,寒熱,如堅石。」、「發於脛,名曰兔嚙,其狀赤至骨。」一直到了唐代,逐漸有了較常共用的名稱,唐代醫家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附骨疽》中這樣記載:「以其無破,附骨成膿,故名附骨疽。」又說「有久癰餘瘡敗為深疽者,在腨脛間,喜生瘡,中水惡露寒凍不瘥,經年成骨疽,亦名「胻瘡」,深爛青黑,四邊 堅強,中央膿血汁出,百藥不瘥,汁潰好肉處皆虛腫,亦有碎骨出者」幾乎就是慢性骨髓炎反覆發作的臨床描述。

古書形容「病情嚴重反覆難治,像被兇猛老虎咬中」
其他還有一個生動而特別的病名「白虎飛屍」,《景岳全書》說「附骨疽,又名白虎飛屍,留連周期,或展轉數歲,冷毒朽骨出盡自愈。」形容他病情嚴重而反覆難治,就像是被兇猛的老虎咬中,至死也不鬆口。

中醫治療上,古籍《瘡瘍大全.附骨疽門主論》寫的很清楚,「一切附骨疽症皆起於腎,腎主骨,治宜溫補腎氣,骨得陽和則腫硬自能水解矣。」中醫治療骨髓炎,和西醫完全不同,是著重在人的全體,並非著重在細菌本身,所以抗藥性細菌對於中醫並不是個無解的問題。中醫著重在調理元氣,元氣充足、氣血旺盛,就可以讓感染的部位開始生肌長肉長骨頭,只要局部開始長,細菌的生存空間就會受到壓迫及破壞,另一方面,經過調養之後人體的正氣也會越來越充足,免疫系統可以恢復正常工作,認識細菌、殺死細菌,管你是不是抗藥性都可以一網打盡……傷口越長越好,細菌越來越少,當然就越來越好。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