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暴露幫戒菸?多重使用更傷身
隨著2020年7月媒體報導某加熱式菸品於美國通過「減少有害物質暴露」許可後,再度引發菸草業者與醫界對於「加熱菸可否減少危害及幫助戒菸」的爭論。這也讓世界衛生組織(WHO)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公開聲明:『加熱菸減少暴露某些物質不代表減少傷害,因為它們依然不安全。』
[替您抓重點]
(A)電子煙中的調味成分會抑制肝臟酵素CYP2A6活性,導致成癮性增加更難擺脫菸品,2020年刊載於毒物學化學研究(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之美國研究報告(Chem. Res. Toxicol. 2020, 33, 7, 1689-1697)指出前述結論。摘要有:
針對市售的三種電子煙 (High Caliber Flamethrower、Strawberry Poptart、Reds Apple Watermelon) 之口味進行研究,前兩者於低濃度即可抑制肝臟酵素CYP2A6的活性,後者於較高濃度亦有抑制的效果。
與這些口味有關的調味成分包括肉桂醛、香蘭素及乙基香蘭素,皆證實可抑制CYP2A6的活性。
肝臟酵素CYP2A6能將尼古丁代謝並於尿液排出,若抑制此酵素將延緩尼古丁代謝。結論中並提及急需更多研究了解電子煙調味成分在人體的影響。
資料來源:《Impact of E-Cigarette Liquid Flavoring Agents on Activity of Microsomal Recombinant CYP2A6, the Primary Nicotine-Metabolizing Enzyme》,2020年6月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hemrestox.9b00514
(B)電子煙造成的吸菸人口恐比戒菸者還多,也說明了用電子煙幫助戒菸健康風險更大,刊載於2018年菸草控制期刊(Tobacco Control)的研究指出,在訪問約15,000名義大利人當中,無論是曾經使用電子煙的人(522名)或是規律使用電子煙的人(182名),其同時也使用紙菸的比率(22.2%、28.0%),較戒菸的比率(13.2%、24.7%)還高。
資料來源:《Electronic cigarettes in Italy: a tool for harm reduction or a gateway to smoking tobacco?》,2018年https://tobaccocontrol.bmj.com/content/29/2/148
美FDA強調加熱菸並不安全 未吸菸者切勿嘗試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2020年7月7日發布核准IQOS風險調整菸草產品(Modified Risk Tobacco Products, MRTP)許可,但強調IQOS仍不安全,依然有健康危害風險,需進行上市後監督,並呼籲未吸菸者—特別是年輕人不要嘗試使用。
資料來源:《FDA Authorizes Marketing of IQOS Tobacco Heating System with ‘Reduced Exposure’ Information》,2020年7月
https://www.fda.gov/news-events/press-announcements/fda-authorizes-marketing-iqos-tobacco-heating-system-reduced-exposure-information
WHO重申減少接觸有害物質不會降低健康風險
為避免大眾誤解加熱式菸品能減害或幫助戒菸,世界衛生組織(WHO)亦發布聲明指出,減少接觸加熱菸中的有害物質不會使其無害,也不會降低對人體健康造成的風險;且加熱菸中的一些有害物質含量高於紙菸,甚至有紙菸所沒有的有害物質,接觸後對健康的影響仍不清楚。WHO強調所有菸草製品都會對健康帶來風險,敦促各方應阻止未吸菸者染上菸癮,而吸菸者如欲戒菸應諮詢專業醫事人員協助。
資料來源:《WHO statement on heated tobacco products and the US FDA decision regarding IQOS》,2020年7月
https://www.who.int/news-room/detail/27-07-2020-who-statement-on-heated-tobacco-products-and-the-us-fda-decision-regarding-iqos
電子煙無法助戒菸 反陷入多種菸(煙)都吸的險境
根據菸草控制期刊(Tobacco Control)於2018年的文獻指出,2014年至2015年間受調查的28,171名成人,1,747人使用電子煙,其中1,106人(約3分之2)有紙菸、電子煙都使用的習慣,這代表著使用者將長期暴露在兩種不同危害物質來源,也就是說,當使用者嘗試使用電子煙來幫助戒菸時,有相當大比例最終什麼菸(煙)品都無法放下,並導致更大的健康風險。
資料來源:《Association of smoking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use with wheezing and related respiratory symptoms in adults: cross-sectional results from the Population Assessment of Tobacco and Health (PATH) study, wave 2》,2018年發表
https://tobaccocontrol.bmj.com/content/early/2019/02/13/tobaccocontrol-2018-054694
國民健康署 廣告/經費由菸捐支應
【延伸閱讀】爆炸死或肺病死?70例說明風險難料
【新聞專題】贏得人緣和健康 專家提醒別碰電子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