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重挫 加退出京都議定書

中國時報【陳文和╱綜合報導】 加拿大十二日成為第一個正式宣告退出《京都議定書》(下稱議定書)的國家,主因在於加國認為其規範並不涵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美國與中國,無助解決全球暖化危機,加國此舉使議定書的效用遭受嚴重打擊。而日本與俄羅斯先前也曾與加國一同表明,在議定書原定的效期明年底屆滿後,不會再更新履行承諾。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下稱公約)與議定書締約國大會,甫於十一日在南非德爾班落幕,加國環保部長肯特結束會議返國後隔天,隨即作出令國際社會震憾的宣告:「議定書無法規範美國與中國兩個排放量最大的國家,因此根本行不通,不但不是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解決之道,反倒成為一項障礙。」 這項宣布立刻引發抨擊。綠色和平組織加拿大負責人胡德瑪表示,這顯示哈珀政府最關心的保護對象不是人民而是汙染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表示,希望加拿大重視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繼續履行減排承諾。新華社更在評論中斥責加拿大退約是不負責任的行動,其理由「荒唐,完全是推卸責任的藉口」,並指是債務問題給西方世界帶來的財政困境導致這種「拖延」戰術。 加國是在前自由黨政府時代簽署並通過議定書,而現任總理哈珀的保守黨政府認為,二○○二年加入議定書是大錯特錯。肯特指稱,加國排碳量僅占全球「區區二%」,除非加國所有汽車都不上路,或整個農業生產停擺,或停供暖氣,否則減排目標根本不可能達成。 根據議定書規範,以一九九○年為基準,加國溫室氣體排放量明年之前必須減少六%。然該國當前排放量比一九九○年增加逾三五%,這意味加國須支付達一百四十億加幣(約新台幣四千一百卅億元)罰款。 加國退出議定書除可規避鉅額罰金,也有利於能源開發計畫。加國已探勘石油儲量約一千七百八十八億桶,高居世界第三,其中九五%蘊藏於油砂,提取過程的排碳量比一般煉油高出八二%,是加國近年來溫室氣體排放量不降反增的主因。 議定書是公約的補充,於一九九七年京都大會制定,對已開發國家設定具體減排目標,目前有一百九十一國簽署並批准。美國曾簽署議定書,但始終未送國會批准。中國與另一排放大國印度雖是議定書締約國,但屬於開發中國家,並不在減排規範之列。 議定書效期原定明年底屆滿,但德爾班會議決展延五年,讓締約各方有充裕時間在二○一五年底前,敲定涵蓋所有國家(含美、中、印)新協議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