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資此起彼落...成主管機關敏感字眼

工商時報【黃鳳丹╱台北報導】 企業減資風潮一年燒得比一年旺,今年來預計辦理現金減資的上市櫃公司已有23家,3月都還沒過完就已追平去年歷史最高紀錄,資本市場籌資功能「倒退嚕」,似乎也讓證券主管機關備感壓力。 就在證交所、櫃買中心昨(30)日不約而同發出華新科、信昌電陶重大訊息通知時,內容小心翼翼寫著「將說明資本結構調整情事」,一改往常直白的寫出「第十一條第一項第7款規定情事-現金減資案」。 「資本結構調整」比起「現金減資」的說法給人觀感更積極,證券主管機關刻意換個說法,有意導正視聽,區分究竟是為「打掉長年累積的虧損而減資」、「實施庫藏股過後的減資」,還是大家最在意的「現金減資退還股款」。 企業瘋狂減資的浪潮,讓市場直覺反應「背後一定有問題」,但證交所、櫃買中心就位階而言,只具有資本市場籌資平台角色,牽涉最大的「稅制」更不在其掌控範圍,卻承受極大壓力。 專家指出,企業年年獲利穩定,想多發點錢給股東,卻要被多重課稅,倒不如透過現金減資退還股款,稅賦待遇最完美,但明明是有賺錢的公司,跟減資掛上鉤感覺不好聽。 這一波波的現金減資浪潮,究竟對股東是利是弊,追根究底主因與稅制有關,但在稅制改變之前,專家指出,總比企業經理人把公司滿手現金拿去亂投資,成就個人、卻不利股東,直接辦理減資的做法更「誠實」。 「減資」不僅成為主管機關的敏感字眼,其實減資給人帶來的「負面形象」,也是許多老字號企業所不敢面對,淨值長年偏低,卻不敢透過減資提升淨值,因為「大股東覺得有損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