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導演攜手 戲說文化陷落

「如果我們不正視自己的語言和文化,總有一天,台語、廣東話很可能會在台灣和香港消失。」台灣導演汪兆謙和香港導演余振球合作,執導音樂劇作品《皇都電姬》,以現已關閉營業的台南麻豆電姬戲院與香港北角皇都戲院為隱喻,探討可能消失的台、港地方文化。

余振球表示,在歷史上,台灣和香港都曾經面對台語和廣東話被矮化的時刻,「那種把廣東話視為是地方方言,下一代必須要學普通話才能和國際接軌的觀念,我對這件事有很深的感觸。」

兩地真實戲院 最佳代言人

汪兆謙觀察,在台灣台語漸漸不再是普遍使用的語言,大多以國語為主要語言,「在香港也有類似現象,多以普通語為主,兩邊處境相似。如果能有一個故事,從台灣人眼光看香港,從香港人眼光看台灣,會產生一種新的對話可能。」

《皇都電姬》由許正平和郭永康擔任編劇,故事描述2030年的香港,人們被植入監控晶片,並禁止說廣東話,以及1930至今的台灣,以台語為母語的人們如何一步步失去了自己的語言。位於香港的女孩小柔,努力想保存皇都戲院,在台灣的敏慧,則回到由阿公創辦、也將被拆除的電姬戲院。兩人雖身處不同時空,卻意外在戲院及電影的時空中相遇,展開一場對身世及文化的探尋。

科技大浪來襲 傳統怎麼留

余振球表示,劇中的皇都戲院真實存在,可說是一代香港人的共同記憶,「它曾是一個能經營劇場、電影院、音樂會、戲劇和舞蹈表演的地方,後來變成商場,雖然後來不放電影,但對香港人而言,卻是一個文化薈萃的地方。」

汪兆謙表示,電姬戲院同樣是台灣重要的文化場所,「這兩個場館是一個象徵,說明了世界各地都會遇到的現象,當文化遇上科技年代,傳統的事物該如何保存,成為人類一大挑戰。」

音樂總監柯鈞元表示,「音樂使用電子合成器,帶有一種金屬和未來感,表現想像中的2030年香港,台灣的段落,會有一種老歌感,加上恰恰舞曲和六八拍子。」

柯鈞元表示,劇中有一首〈無言歌〉,「演員從有歌詞唱到沒歌詞,從有聲唱到沒聲音,象徵語言和文化的消失。」演出將於9月4日至6日,在台南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