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商機夯 退票險開賣不到1年急喊卡

(中央社記者劉姵呈台北24日電)辛苦搶演唱會門票,卻因為突發狀況去不了,高額門票費用只能自認損失,雖有產險業者開賣「退票險」,但金管會保險局抽查卻認定商品型態有疑慮,業者紛紛「喊卡」停售。

近年台灣演唱會市場蓬勃發展,帶來無限商機,尤其人氣歌手開演唱會,門票常常「秒殺」一票難求,但因演唱會、文化演出、體育賽事等娛樂活動都是以「預先售票」的方式開賣,萬一當天因遇到突發狀況沒辦法參加,也無法退票,消費者如果無法轉賣,只能自認倒霉。

有產險業者嗅到商機,推出俗稱「退票險」的「門票取消或無法使用費用損失保險」,將天災、身故、意外住院、急症甚至加班、外派出差的突發狀況納入保障範圍等,只要保戶憑「未使用過的票券正本」加上符合規定的「各類事故證明」,就可申請「全額票價的理賠」。

根據第一家開賣的台灣產物保險公司資料顯示,退票險去年送備查後,今年初正式上線開賣,前10月共銷售18件,保費收入為新台幣2萬7210元;另外,保發中心資料顯示,後續在今年5月、10月跟進開賣的旺旺友聯及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兩家公司銷售各只有個位數案件。

台產的「退票險」保費為票價的3%,以3000元門票而言,只要付出90元保費,門票即可以獲得全額保障,保費不高,但退票險仍「叫好不叫座」,產險業者分析原因指出,除初期未大力宣傳外,有些業者採取與售票系統公司合作,提供民眾購票後再加買保險的方式,因此銷售通路不算多元。

不過,後續跟進業者才剛上線開賣,甚至還廣發新聞稿宣傳,近期卻已默默下架,還有消費者反映「想買卻買不到」的問題。據業內知情人士指出,原因出在產險公會10月召開「新型態商品審查會議」後,審查委員對退票險的商品型態及送審方式有疑慮,要求業者陳述意見,並先暫緩銷售。

保險局官員表示,「退票險」是因為不符合新型態商品審查的認定,才會發函請業者「陳述意見」,並沒有強制要求商品下架。業者若仍然認為有需求,可以向保險局回函陳述意見,在停售後改採「核准制」的方式重新報送。(編輯:林孟汝)1081124

更多財經相關新聞
「殭屍公司」現形 解散數恐創下新高
兩岸通郵10年 新業務倍增至46萬件
國營事業今全台招考 錄取率僅6.2%
南部35K算高薪?女面試完臉綠掉
四大數位專才 金融業搶破頭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