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寶德的建築」 雅俗共賞
記者劉昕翊/專題報導
「形色質美:漢寶德的建築」特展即日起至明年2月23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2樓迴廊展廳陳展,集結精美建築模型13座、珍貴照片、建築圖說、相關書籍,以及漢寶德訪談記錄等豐富展品,引領民眾走進漢寶德的建築世界,認識其對臺灣建築文化的貢獻。
漢寶德為二戰後臺灣培育的建築家,是對臺灣建築、教育、文化、博物館及藝術等跨領域研究與實務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身兼教學、著述、設計與創作者多元身分,曾自述初期建築思想為「幾何形設計」,著重建築功能與幾何形結合,後期則融合在地風土;今年適逢漢寶德逝世10週年,博物館界串聯推出系列展覽紀念活動,其中,臺博館特別以漢寶德一再強調的「建築之美要雅俗共賞」觀念為主軸規劃展覽。
精選14件作品 領會設計理念
特展設有「不只是建築師」、「文化保存與研究」、「適當的幾何形」與「大乘的建築」4大主題,彙整漢寶德的建築履歷、書籍,更精選1960至1990年代漢寶德的14件建築設計作品,囊括土銀中壢分行、洛韶山莊、東海視聽大樓,以及1990年代的臺灣省博物館古蹟修復研究案例等,藉由模型、照片、文字互相搭配,邀請民眾感受建築美好本質,推廣建築美學與建築文化的社會教育。
其中,「金龍頭青年活動中心基地」位於澎湖馬公市,西北側鄰近金龜頭砲臺;此建築作品為漢寶德將澎湖傳統建築中「建築—埕—菜宅」的空間關係,轉化為現代建築空間形式的完美演繹,在配置上分為主、副2區,主要建築棟正立面簇向緩升的山丘,巧妙利用地形優勢夾出活動空間,可作為秋冬時節躲避東北季風的室外活動場地,亦可連接教室群天井所框出的室內回院空間,透過地坪的高層調控,創造多元且層次分明的室外活動場地。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為漢寶德自1960年代末以降,開始耕耘臺灣傳統建築調查與修復,以及現代主義幾何空間操作;在空間組織上,漢寶德以方形中央廣場為核心,延續設計者一貫以45度角切線連結入口,透過空間轉折區隔室內、外空間場域及功能,並以綿延起伏的馬背牆結合傳統園林經常出現的花瓶型門洞、中庭的八卦形採罩,整合傳統建築調查的成果,是對鄉土運動的具體回應。
「洛韶山莊」則為漢寶德最滿意的幾何形建築作品,其認為建築的型態由時髦、機能、外在環境構成,故以當時流行的「非矩形的幾何形」做為主要建築形態的組構,並以「背面山谷」策略回應地形與機能,將車道配置於山谷與建築中間,主入口由背面進入,利用2個夾角45度的建築量體增加與山谷的接觸面,呈現漢寶德在晚期時代主義影響下,藉由量體的動態感與視覺張力,不僅對反人文傾向提出異議,也將地域環境的考量注入建築設計之中。
多元面向回顧 致敬建築思想先驅
此外,漢寶德逝世10週年紀念活動,還包括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書藝人間—漢寶德書寫之美」特展、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AI×3D科博至『寶』—紀念漢寶德館長線上檔案展」、世界宗教博物館「漢先生畫重點:從漢先生的視角看建築」等,引領民眾從多元面向共同回顧臺灣戰後的現代建築發展演變及文化特色。
「形色質美:漢寶德的建築」特展即日起至明年2月23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2樓迴廊展廳陳展。(記者劉昕翊攝)
《築人間》讓參觀民眾具體認識二戰後臺灣所培育的建築家漢寶德。(記者劉昕翊攝)
「金龍頭青年活動中心基地」將澎湖傳統建築中「建築—埕—菜宅」的空間關係,轉化為現代建築空間形式。(記者劉昕翊攝)
「洛韶山莊」為漢寶德最滿意的幾何形建築作品,以當時流行的「非矩形的幾何形」做為主要建築型態的組構。(記者劉昕翊攝)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為漢寶德自1960年代末以降,開始耕耘臺灣傳統建築調查與修復,以及現代主義幾何空間操作。(記者劉昕翊攝)
臺博館特別以漢寶德一再強調的「建築之美要雅俗共賞」觀念為主軸,彙整漢寶德的建築履歷。(記者劉昕翊攝)
參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