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科技| 機器人/人工智能在媒體行業的應用

編者按:本文是36氪“邊界計劃”的轉載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唐朝機器人”,文:陳平萍,美編、校對:李涵;36氪經授權轉載。

潮科技| 機器人/人工智能在媒體行業的應用
潮科技| 機器人/人工智能在媒體行業的應用

和機器人在新聞業究竟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它會取代記者嗎?這個話題似乎很大。然而,很清晰的是,國外的一些大媒體幾年前已經引入機器人(Robot Journalism),並真正讓它發揮作用。

美聯社引入人工智能,把數據自動生成新聞

美聯社(AssociatedPress)記者總是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從美國上市公司發布的季度財務報告中手工收集數據新聞,相關數據包括利潤,收入增長,稅收支出等。由於時間和人工資源有限,美聯社記者每季度只能生產300篇這類文章,還有可能遺漏一些正在經歷飛速成長或者利潤劇烈下滑的,具有“新聞點”的公司。

潮科技| 機器人/人工智能在媒體行業的應用
潮科技| 機器人/人工智能在媒體行業的應用

左邊的數據,自動生成為右邊的文章(來源:Automated Insights)

於是,美聯社引入Automated Insights 的自然語言生成平台Wordsmith來自動總結公司季度財務概況。根據Automated Insights的數據,美聯社公佈的財務數據新聞,數量從每季度300個一下子飆升到4400個,增長了12倍。雖然平台沒有取代任何記者,但這家公司表示,它已經乾了三名全職員工幹的事兒。更有意思的是,數據全部分析好擺在面前,寫成稿子。記者需要7分鐘,而Wordsmith這個人工智能,只需要2分鐘。

華盛頓郵報的“機器人記者”

華盛頓郵報(TheWashington Post)一直在嘗試運用人工智能進行自動寫作,用的是一個叫做 Heliograf smart 的軟件,目前來看,是一些很簡單的寫作,但已經真正投入使用。兩年前的里約奧運會上,華盛頓郵報就用它來“盯”獎牌和得分情況,然後生成新聞信息,發佈在不同的平台上。這樣一來,可以解放出記者去做更多更有創造力的新聞。

潮科技| 機器人/人工智能在媒體行業的應用
潮科技| 機器人/人工智能在媒體行業的應用

機器人記者

BBC的“榨汁機”(Juicer)人工智能項目

BBC對人工智能的運用,是建立一個數據庫和整合新聞源。BBC新聞實驗室的Juicer監控著國際、國內和本地的850個媒體新聞源、政府信息源和一些它們選定的互聯網新聞源,然後將它們分門別類以供使用。比如說,如果記者要尋找關於川普的最新報導,使用Juicer就可以快速搜索到相關內容列表。

潮科技| 機器人/人工智能在媒體行業的應用
潮科技| 機器人/人工智能在媒體行業的應用

Juicer操作頁面

但Juicer監控的內容,目前還是僅限於文字。圖片和視頻的監控以及標籤化,目前Juicer還不能實現。

新聞業是創造性經濟中的一個領域,它將人工智能引入到它的創造過程中,為技術如何在其他創造性活動中發展提供了範例。在整個價值鏈上,人工智能、機器人正從以下兩點改變新聞業的實踐。

一是一定程度上提升內容生產效率,如財經類等與數據變化緊密相關的內容。人工智能能夠對實時數據做出即時反應,勾勒出故事的輪廓。大型共同基金發布的業績和歸屬報告等季度報告,過去常常需要一個投資組合經理小團隊花費數週時間來起草,現在人工智能可以在幾秒鐘內準備好這些報告。

二是降低新聞業進入門檻。如果利用得當,人工智能將允許本地和地區新聞公司創建更為引人注目的內容,以便與大型新聞機構競爭。如果一篇新聞的質量不那麼依賴於單個記者的技能或經驗,那麼今天最大的新聞公司可能會失去一些聽眾份額。

當前,市場上的內容供過於求,競爭的唯一方式是同時提供更多更好的內容。內容生產商可以通過採用自動化手段(如機器人、人工智能)來在短時間內提供更多的內容,以獲得一定的競爭優勢。

與新聞的生產一樣,許多創意產業也將在一定程度上被自動化,因為它們的價值鏈以類似的方式運作。它們都從內容創建或收集開始,然後進行處理和編輯,最後發布。一旦人工智能掌握了一個創意過程的機制,它就可以迅速應用到另一個創意過程中。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