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遊新北動社造Ш》鳴個喇叭楊萬利 帶你看見新北中和緬甸街日常

中和華新街在地導覽員培訓課程-讓緬甸獨特的歷史文化得以傳承推廣。   圖: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中和華新街在地導覽員培訓課程-讓緬甸獨特的歷史文化得以傳承推廣。 圖: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Newtalk新聞] 新北市中和華新街又稱「緬甸街」,是中和最特殊的存在。在華新街的巷弄、街道,隨處可見中緬文字,印、泰美食,可以感受到濃厚異國氣息及多元族群共融的景象,新北市文化局在《潮遊新北動社造Ⅲ》數位影音專輯中,特別紀錄中和華新街緬僑如何努力將其家鄉文化傳承保留,並與地方社區共存共融的過程。

新北市文化局長龔雅雯表示,新北市是人口眾多的大家庭,既有跨越山、海、城的百變風貌,也是全國最多外來人口的共融之城,不同族群和世代如何攜手並進,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文化局為了提供多元族群更多的參與機會與平台,長年辦理各式各樣的活動,讓彼此了解互相尊重,資源共享。

1960年代因為排華事件,緬甸華僑飄洋過海來台定居,成為華新街緬甸文化駐地先鋒。「鳴個喇叭文化工作室」創辦人楊萬利,以發音近似鳴個喇叭Mingalar par的緬甸招呼語為名,希望透過輕鬆好玩的方式,將緬甸街的人文故事介紹給大眾。楊萬利認為「年輕人的文化覺醒是有的!」,藉由舉辦「緬甸街在地導覽員培訓課程」、發行地方刊物及舉辦美食推廣活動、小旅行等方式,將緬甸獨特的歷史文化做系統紀錄,串連不同世代、族群之間真正認識緬甸街。

想了解楊萬利是如何鳴個喇叭,大鳴大放嗎?更多新北社造溫暖與感人故事,都收錄在《潮遊新北動社造Ш》,歡迎至文化局網站查詢。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新北市112年度總預算趕在春節前通過 須舉債1147億元
新北區長大搬風29區有24區異動 1/31生效

在地導覽員培訓課程的學員,帶領遊客走訪華新街,深入發掘緬甸街的飲食文化及人文故事。   圖: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在地導覽員培訓課程的學員,帶領遊客走訪華新街,深入發掘緬甸街的飲食文化及人文故事。 圖: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地方刊物《緬甸街》-紀錄緬甸移民者的生命故事,讓民眾更認識華新街的緬甸日常。   圖: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地方刊物《緬甸街》-紀錄緬甸移民者的生命故事,讓民眾更認識華新街的緬甸日常。 圖: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緬甸傳統服飾-男性稱為 Pa soe(布梭),女性稱為Tamane(特敏)。   圖: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緬甸傳統服飾-男性稱為 Pa soe(布梭),女性稱為Tamane(特敏)。 圖:新北市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