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女資優生行為邏輯像貓咪 青少年心理壓力拉警報

圖片
澳洲今年有兩名女學生出現動物行為化,引發心理學家關注。取自Unsplash

在這個講求注重個人特質的年代,澳洲墨爾本就有一名8年級女學生,行為思考如同一隻真正的貓咪,上課從不發言,一些動作也明顯動物化。而同班同學家長認為只要她不會干擾其他學生,那就該支持,況且學校目前沒有應對學生「動物化行為」制定規範,他沒有理由反對。不過,青少年的心理壓力、身分認同問題,也隨著他們「毛茸茸行為」引起心理專家注意。

用四肢走路、裝尾巴 她們把自己當貓咪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今年3月布里斯本一名女資優生,用四肢著地走路,並在校裙後方擺了一條尾巴,把自己當作貓咪或狐狸,同班一名家長表示:「有次有人在她旁邊坐下來,她大叫一聲說對方坐到她的尾巴了。」

最近墨爾本也有一名8年級女學生,行為邏輯就像一隻真正的貓咪,譬如她從不在課堂上發言,貫徹貓咪不講人話的原則,不過,學校沒有對外證實這名學生的種種行為,但承認現在正在為孩子心理輔導,「學生們正面臨心理健康、焦慮、身分認同等問題……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會考慮專業建議,以及注重學生的權益。」

與女學生家庭熟識的人士則表示,學校支持她動物性的行為,而且校內並沒有制定「學生身分識別認同」相關協議,只要孩子不會擾亂學校,每個人都會支持她。

不容忽視的心理壓力 每個孩子都需要關心

布里斯本心理學家茱蒂絲洛克(Judith Locke)表示,她一點都不驚訝青少年出現「毛茸茸化」(furry)趨勢,自從發現人們在生活、電影、戲劇中,把動物擬人化、浪漫化之後,她就相信未來有一天,部分人們會進行身分認同,出現動物行為,「人們到底要如何看待自己、決定身分認同方向,這過程中充滿挑戰,讓人擔憂。」

圖片
根據外國網站「Furry」統計,約有四分之三認為自己是動物的人類,是25歲以下的年輕人與青少年。取自Unsplash

澳洲青少年心理學家麥克格雷格(Michael Carr-Gregg)說明,他25年職涯中,只遇到一個認為自己狗狗的小男孩,他幫助小男孩排解心理壓力後,發現這孩子重新開始認同自己是人類。

另外,根據「Furry」網站統計,四分之三「毛茸茸化的人類」年齡在25歲以下,「通常都是青少年和年輕人,也有30多歲的年輕人,還有部分是70歲和80歲」,這種變化其實與「自我表達」、「創造力」有關,可以協助人們解決心理上的問題,譬如因為長太高被歧視的學生,他們若把自己當作長頸鹿,那可能會讓自己自在許多。

另外,全球超過一半的毛茸茸化人類住在美國和加拿大,澳洲只占1%。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