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空軍MQ-4C首飛 擬2026年達IOC

記者丘學陞/綜合報導

軍聞網站「Naval News」報導,皇家澳洲空軍(RAAF)向諾斯洛普格魯曼(簡稱諾格)公司,採購的MQ-4C「崔萊頓」(Triton)無人偵察機,日前已在諾格公司位於加州的帕姆戴工廠完成首次試飛,朝2026年達成初始作戰能力(IOC)的目標邁進。

報導指出,澳洲總計訂購4架MQ-4C,首架在9月出廠後,因地面測試不順,因此將試飛期程延至9日進行,後續則將在完成諾格廠方的測試後,飛往馬里蘭州帕圖森河海軍航空站,交由美國海軍第1航空測評中隊(VX 1),繼續進一步測試,最後才會交付皇家澳洲空軍。

澳洲原先向諾格公司採購3架MQ-4C,並於9月宣布增購1架,以強化海上情監偵(ISR)能量,未來有望藉MQ-4C搭載的ZPY-3主動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MTS-B多光譜紅外線光電感測器,配合超過24小時的滯空能力,有效監控周邊海上和空中目標,嚇阻潛在威脅蠢動。

根據澳洲空軍規劃,未來將由第9中隊負責操作MQ-4C,並部署於北領地廷達爾基地,與該基地P-8A共同維護澳洲海上安全。諾格公司也指出,該公司除會為廷達爾基地的MQ-4C提供支援外,也會在南澳州的愛丁堡基地,提供澳軍地面控制中心培訓等,讓首架MQ-4C在2024年返抵澳洲時,不論是在廷達爾或愛丁堡基地,均有充足的後勤能量。

MQ-4C具備先進感測器和滯空能力,可有效監控大範圍海空區域。圖為執勤想像圖。 (取自澳洲國防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