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得癌症?你是癌症候選人嗎?「癌症警訊圖」帶你檢視 14 條癌症症狀

最有效的抗癌是防癌!癌症已經蟬聯 38 年國人十大死因的榜首,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資料顯示,癌症時鐘持續不斷快轉,罹患癌症的人數越來越多 ,2018 年每天有318人被確診為癌症。而到底為什麼會得癌症?什麼樣的人會得癌症?國際抗癌聯盟(UICC)也特別整理一張「癌症警訊圖」,讓大家輕易檢視自己是否有癌症症狀。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造成癌症的原因有很多種,如果以肺癌為例,像是基因、個人病史、家族史、不良的生活習慣等,都可能是肺癌發生的原因;而在在環境因子,包括空汙、二手菸、特殊職場的汙染等等,都是影響肺部健康的重要因素。

而了解癌症的相關資訊、警訊,也才能注意到自己身體的變化。賴基銘也提醒,警訊是讓彼此保持對身體健康的關注,並不是有症狀就一定是癌症,但如果持續有類似症狀並加重,一定要諮詢專業醫師,才能知道有沒有癌症的可能,所以最重要的一點仍是「定期篩檢」、「關注健康」,才能達到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提升治癒的機會。

癌症警訊圖帶你檢視 14 條癌症症狀

癌症的徵兆和症狀

癌症的早期發現是我們能夠挽救生命的最有力的方法之一。癌症有許多不同的型態,因此症狀也隨之不同。但仍有一些主要徵兆和症狀必須特別留意。

  • 異常腫塊或腫脹,通常無痛且可能變大。

  • 持續咳嗽,呼吸困難或吞嚥困難。

  • 排便習慣的改變,例如便秘,腹瀉和/或大便帶有血絲。

  • 經常尿急、頻尿或因疼痛而無法起步行走。

  • 無預警出血,包括來自陰道、排便、排尿或咳嗽。

  • 在短期內發現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 疲勞、極度疲憊和嚴重無力感。

  • 新痣或痣的大小、形狀或顏色改變,甚至變硬、出血或有分泌物。

  • 無法解釋或持續性的疼痛,或突如其來的陣痛。

  • 乳房的大小、形狀或感覺有異常變化,伴隨皮膚病變或疼痛。

  • 長時間食慾不振。

  • 無法癒合的斑點、瘡、傷口或口腔潰瘍。

  • 持續疼痛的胃灼熱或消化不良。

  • 嚴重的夜間盜汗。

台灣癌症基金會許嘉芸營養師也特別提醒,想要預防癌症,也要注意飲食中的致癌物,例如亞硝胺、黃麴毒素、丙烯醯胺、多環芳香烴等,而有幾項是平常就可以注意的食物致癌因子,也要注意避免。

食品中的致癌因子

  • 加工食品:香腸、臘肉到火鍋料等等,為了讓食品顏色鮮豔及延長保存,製作過程中會添加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在酸性環境下(如胃酸)會形成致癌物亞硝胺。建議多吃天然食物(如蔬菜水果)取代加工食品,降低接觸致癌物的機會。

  • 堅果乾貨:堅果雖然是好食品,但吃之前要注意保存期限及是否發黴變質,因為當黴菌滋生,易產生黃麴毒素等有害物質,會增加罹癌風險,因此建議一旦發現發霉、過期、變質都要丟棄。

  • 油炸燒烤: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經高溫油炸燒烤,容易產生丙烯醯胺及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質,建議盡量以是燙、蒸、煮或涼拌簡單的烹調方式取代,以免吃下致癌物質影響健康。

環境中的致癌因子

台灣癌症基金會蔡麗娟副執行長也提醒,環境中也有很多致癌物質,像是甲醛、室內外的空污等,這部分也要特別注意。建議適時打開門窗,加速汙染物的消散、揮發,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更新;若可搭配空氣清淨機使用,效果會更好,記得選擇標示可濾除甲醛、PM2.5 功能的機型。

  • 打掃清潔:市售清潔劑多含高濃度甲醛,長期吸入會有建議在居家打掃時,也要戴上口罩。

  • 室內外空污:大火快炒、高溫油炸或室內燒香等都會產生大量 PM2.5,根據 WHO 數據,每年全球約有 380 萬人死於室內空汙。建議在烹飪時也應配戴口罩。

文、圖/盧映慈

更多Heho健康網文章
台灣每年 5 萬人死於癌症!死亡率最高五大癌症,如何篩檢最有效?
癌症治療貴桑桑 商業保險可以成功救援嗎?

👉空污危機!嚴選居家必備 奔向好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