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吃東西只要吃到七分飽?如何知道已經七分飽?專家列「飽足感等級」教判斷 更長壽了

 

「怎麼知道已經吃到七分飽了?」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許多人的飲食習慣是早上匆忙或不吃、中午隨便吃、晚上則大吃特吃,這種不規律的飲食模式,不僅對健康不利,還會導致能量攝取與消耗失衡。因此,適量吃到七分飽,就成了一種飲食建議。

 

為什麼,只要七分飽?

 

為什麼吃東西,只要吃七分飽,而不是90%-100%的飽食呢?重症醫師黃軒說明,這些有科學根據的:就是「不能吃太多!不要吃太飽!」因為這樣的吃法,你的壽命會變短!

由美國生物學家進行的,他們通過對小鼠的實驗發現,當小鼠攝入的食物,減少了25%-60%熱量時,可以降低慢性病的風險並延長壽命,尤其明顯份量維持在60-70%者。這項研究支持了限制熱量攝入,對健康可能有益的觀點。

之前的研究也顯示,飲食熱量受限制,的老鼠和靈長類動物,不僅壽命更長,而且健康狀況也更好。這些研究,支持了卡路里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 CR)對健康和壽命可能有積極影響的觀點。

黃軒補充,熱量限制(CR)是指在保證營養全面前提下,降低膳食總熱量,為同齡人平均水平的50%-70%,這個方法被證明能夠延緩生物衰老,並可能延長人類壽命。

在現代社會,超重和肥胖,確實成為了健康和長壽的威脅。因此,倡導平衡飲食和適量運動的生活方式變得尤為重要。尤其是「每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這句諺語,強調了適度飲食,比你「吃到飽!吃到撐」更加重要!

 

 

怎麼知道自己,已經有七分飽了?

 

如果將飽足感分為「10個等級」,那麼人體的狀態,大概可以如此簡單這樣描述:

 

.一分飽:這是極度飢餓的狀態,可能會出現,頭暈眼花的感覺,這是身體發出的信號,告訴我們需要開始進食。

.十分飽:這是完全飽足的狀態,此時身體已經攝入足夠的食物,並且大腦會收到營養代謝產物停止信號,從而抑制了進一步的食欲。你會不想吃任何東西了。

.七分飽:是一個理想的飽足狀態,意味著你已經吃得差不多了,再吃幾口也可以,但如果不吃也不會感到不適。

 

 

飽足感10等級 7分飽才是中庸之道

 

為了使民眾了解飽足感的等級劃分,有專家開始劃分更淸楚飽足感的等級:

 

一分飽:極度飢餓,需要立即進食。

二分飽:非常飢餓,食物的需求感很強烈。

三分飽:明顯飢餓,對食物有較強的渴望。

四分飽:感到有些飢餓,開始考慮進食。

五分飽:不是很飢餓,但仍會享受進食。

六分飽:輕微的飽足感,可以繼續進食,但不感到必要。

七分飽:舒適的飽足感,再吃也可以,不吃也無所謂。

八分飽:感到幾乎飽了,進食的欲望開始減退。

九分飽:非常飽,幾乎沒有進食的慾望。

十分飽:完全飽足,甚至可能感到過飽。

 

黃軒強調,七分飽就是你已感到不餓了!而其實,我們人在六分飽的時候,你早就已經不會感到餓了,你還要吃下去「吃到飽,吃到撐」,那真的是對健康有害,且長期下來,你餘命會更不長!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醫忠告「飯後千萬別做這6件事」,恐害慘健康!喝茶、做家事都中 其他你可能也常做
·
睡前肚子餓,「吃宵夜再睡or餓著睡」好?醫解答 1情況安心吃不用怕變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