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喊出阿姨我不想努力? 躺平族是怎麼來的

Podcast節目《哇賽心理學》EP51聊到「躺平族」這個議題,主持人蔡宇哲博士 (心理學出身) 特別去查了一下,發現台灣從2021年開始,就有很多關於躺平族、阿姨我不想努力的言論,為什麼會這樣?是成長過程或整個社會的變化,導致出現這個族群?該怎麼幫助這些朋友?

蔡宇哲認為躺平族分4種類型:

1.「全躺平」:完全不出門工作,也就是啃老族的概念。

2.「半躺平」:這些人會工作養活自己,但不會想要去找對象,也不會急著結婚,或想去學什麼東西自我成長,下班以後只想宅在家裡玩遊戲。

3.「微躺平」:這些人會認真工作賺錢,收入也可以買房子買車,但他的感情觀很自由、沒有固定的對象,希望不要結婚不要生小孩。

4.「結婚中的躺平族」:凡是家事、生活開銷,一律與配偶AA制,並約定好不生小孩。

不過在節目中,蔡宇哲只針對第2、3種「半躺平」、「微躺平」的族群做討論,讓大家了解這兩類人的心理狀態。他認為,會出現「半躺平」、「微躺平」,只有兩種情境,一是很累,不管心累或身體累,都想要躺平,二是「我不知道要幹嘛」,這就是自身想要躺平的兩種狀態。

因為累了就是想要休息,但這些躺平族或許有一些傷口和傷害,是需要時間來彌平的,所以他最近才會看起來像是不求上進的躺平族,可是,他可能只是在休息、只是在恢復而已,所以,躺平族不見得都是他個人不求上進,他很可能只是在休息。

而假設排除「累」這一個因素的話,那就是「不知道要幹嘛」了,這樣也很容易躺平,因為萬一你走錯了怎麼辦?主持人表示:「當我們的知識越來越爆炸、越來越多、社會越來越多元的時候,連帶會讓一種情況提升,那就是不確定性,因為你不知道哪一種情況才是對的?」

雖然小時候爸爸媽媽都說,只要努力讀書、讀完大學找一份工作,就可以過得幸福美滿,「但我們畢業以後就會知道,事情根本不是那樣,畢竟我們現在長大的社會,跟以前爸爸媽媽的社會已經不一樣了,現在的社會複雜非常非常多,所以在這樣不確定性提高的情況下,我們常常會不知道要怎麼去做選擇?」

「再加上,現在的社會多是不公平的,因為有些人就是躺著賺,那我在太陽底下揮灑汗水又能賺多少錢?這個時候就會覺得不公平,不公平加上不確定性提高,就很有可能讓不知道該怎麼走的一群人,越來越多。」因此就會有人產生「既然這個世界就是這麼複雜和不公平,我出身卑微,做什麼都買不起一個房子,那我幹嘛要那麼辛苦成家」的想法。

主持人更提到知名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做的一個經典實驗「習得性無助」,藉由這個實驗得到的啟發是,如果你不要有「習得無助感」的話,就必須從小盡可能培養孩子有控制感、有自主權,讓小孩從小在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有自由選擇權,久而久之小孩就會知道「我可以控制我的生活」,長大以後比較不會產生「習得無助感」。

Martin Seligman也從實驗中,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習得的樂觀」,因為既然無助感是學習來的,那樂觀和希望有沒有可能學習來呢?答案是Yes,所以2、3類的躺平族,也是有可能改變的。

主持人在節目中提出:1.躺平可能是一個選擇,2.躺平有可能只是人生當中的一個階段,所以現在看到的躺平族可能不求上進,但卻是他最需要停頓和空白的時間。因此大家對身邊2、3類的躺平族,或許不用太過於著急,有時候一直催促他們反而揠苗助長,對方可能會覺得:「我就還沒準備好、還沒想好,你叫我現在走,是要走到哪裡去呢?」

蔡宇哲博士更下結論表示,還不知道方向的躺平族們,或許可以提升「自我察覺能力」,從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為面向和想法,去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的時候,就能夠察覺自己想要什麼了。追根究柢仍是好好生活,不斷品味自己的生活,透過覺察,可以更知道我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