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打擊高價值目標 俄戰損難彌補
記者王光磊/綜合報導
軍聞網站「Breaking Defense」8日分析報導,烏克蘭近日除了持續地面反攻,亦利用飛彈與無人機,打擊俄國防空飛彈與大型機等高價值目標,不僅帶給俄軍「難以彌補」的戰損,亦凸顯俄軍資源不足困境。
改良「海王星」飛彈 毀俄軍S-400
報導說,烏軍8月23日以R-360「海王星」飛彈,攻擊設在克里米亞半島西北部、塔克漢庫克角的S-400防空飛彈陣地。此案例中,烏方「海王星」加裝了GPS導引套件,還參考「暴風之影」的終端被動導引模式,規避俄方偵測,成功破壞其價值6億美元(約新臺幣192億元)的系統。
除此之外,烏軍在那段期間,也多次利用無人機攻擊俄軍本土機場,摧毀多架運輸機與轟炸機。報導認為,一連串的攻擊凸顯俄軍在保衛自身領土與關鍵戰力時,已陷入捉襟見肘困境。
例如在這波攻勢中遇襲的普斯科夫機場,儘管鄰近北約國家愛沙尼亞、還駐防關鍵的Tu-22M3戰略轟炸機,卻僅有越戰年代的ZSU-23-4防砲保護,顯示俄軍缺乏足夠的現代防空系統。
其次,就算俄軍部署現代化「鎧甲S1/S2」短程防空系統,但其在保護高價值目標S-400長程防空飛彈時,不僅未能攔截烏軍「海王星」飛彈,也沒攔截到在鄰近空域執行偵察的烏軍無人機。
紙造無人機 重創昂貴轟炸機
再者,俄軍雖透過與伊朗合作,取得新無人機裝備與技術,用以轟炸烏克蘭,但烏軍反擊用的無人機,成本遠低於俄國,如澳洲援助的「紙造無人機」成本為3千美元,卻能有效擊毀價值上百萬、上千萬美元的運輸機或戰略轟炸機。
最致命的是,俄國早已關閉這些運輸機與戰略轟炸機的生產線,也不像美國擁有龐大且有效的封存體系,代表這些損失將無法彌補,也讓俄軍愈打愈弱。
烏軍改良「海王星」反艦飛彈,使其具備攻陸能力,成功擊毀俄軍S-400防空飛彈。(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衛星影像顯示,面對烏軍的不對稱攻勢,俄軍只能在轟炸機的機身上放置輪胎,藉此防備無人機攻擊。(取自MAXAR公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