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糧食輸出減緩 疑俄拖慢船檢
記者施欣妤/綜合報導
烏克蘭、俄羅斯與聯合國、土耳其去年達成糧食出口協議,緩解烏俄戰爭引發的全球糧食危機。但美國《星條旗報》19日報導,美烏官員指控俄國,刻意放慢船隻檢查速度,導致近期烏國糧食出口量大減,而在黑海上等待檢查的船隻則大排長龍。
報導指出,從「世界糧倉」烏克蘭出口的小麥、大麥等穀物數量正在減少,再次引發國際社會對非洲、中東等地區糧食危機的擔憂。根據設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穀物出口聯合協調中心(JCC)數據,烏克蘭3個港口,去年12月的糧食出口量為370萬噸,但今年1月已降至300萬噸;減少的數量,相當於非洲肯亞與索馬利亞兩國1個月的需求。
美烏官員指控,俄羅斯刻意「拖慢」JCC的船隻檢查速度。報導指出,聯合協調中心在1月,每日平均檢查5.7艘船,2月目前平均為6艘,遠低於去年10月高峰的10.6艘。這也導致在土耳其海域等待檢查的船隻數量大增,目前有152艘船在排隊,是1月待檢船隻數量的1.5倍。烏克蘭駐JCC代表薩豪季諾夫指出,本月船隻從申請到受檢,須等待28天,比上月多了7天。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與基礎建設部長庫布拉科夫日前表示,俄羅斯檢查人員「系統性拖延」船隻檢查速度,以利俄國自身黑海港口的出口。關注地球生態與經濟議題的網站「Gro Intelligence」分析師奧斯納托也說,俄羅斯可能在小麥大量收成後,藉拖延檢查速度,增加自身出口量。根據金融資訊供應商「路孚特」(Refinitiv)數據,與烏俄戰爭爆發前的2022年1月相比,俄國今年1月的小麥出口量增加超過1倍,達380萬噸。
載有聯合協調中心四方代表的船艇(右),駛向糧食運輸船進行檢查。(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