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車產業突圍 臺灣慎選策略定位 制勝關鍵

工商時報【鄭兆倫】 近期汽車界、運輸界、科技界、各國政府等關係人紛紛描繪著以無人車為核心的智慧交通願景。在這個願景裡,無人車能以更安全、更便利、更經濟的方式滿足城市的運輸需求,對於飽受交通壅塞、能源缺乏、環境品質低落等挑戰的城市與其居民,無人車似乎成為可能解決上述課題的關鍵。 從產業面觀之,無人車將可望開啟新一波對於科技軟、硬體與服務的新需求。然而,無人車產業亦有進入門檻極高的特色。臺灣在思索進入無人車關聯產業的策略時,需要從自身利基慎選進入。 科技業開發市場 新出口 無人車能夠增進交通安全與提升運輸效率,關鍵在於大量引入各種偵測(如光達)、辨識(如感測器融合)、分析與決策(如AI駕駛邏輯)等傳統汽車甚少使用的智慧技術。因此,未來無人車可望成為這些新科技的出口市場。 除上述新科技外,無人車在顯示、儲存、無線通訊等傳統科技軟硬體同樣具有相當需求。在手機與筆電等行動裝置市場成長趨緩、關聯科技業成長動能逐漸降低的狀況下,無人車亦成為科技大廠尋找新出口的路徑上,亟欲開發的新市場。 由於無人車具有巨大的產業與社會價值,積極想要參入的企業數量不但眾多,其中更不乏手握重金與大量技術的巨頭企業。 在汽車產業部分,包含BMW、Ford、Mercedes、Toyota、Volvo等國際主力車廠及Bosch、Continental、Delphi等頂尖汽車電子主力供應商均積極進行研發、測試以及商用化工作。從美國、歐洲到新加坡等各地開放無人車測試的場域,都能見到上述企業的參與。 另一方面,半導體、通訊、軟體等各領域以往較少著力於汽車電子之巨頭,亦挾其龐大研發能量與資金積極參與。包含2016年高通以470億美元收購NXP、2017年英特爾以153億美元收購輔助駕駛系統商Mobileye、GOOGLE另組Waymo自動駕駛公司,都積極顯示科技產業進軍無人車產業的決心,以及無人車研發已成為資本軍備的競賽。 雖然資本非常重要,但卻遠非打進汽車產業的唯一條件。汽車屬於耐久財並與消費者的人身安全息息相關。因此消費者對於汽車在耐用性與安全性等項目上的要求,遠高於手機或筆電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也因此,法規與產業對於汽車相關設備與軟體的規範複雜程度以及產品驗證的成本亦遠高於消費性電子產品。原位於消費性電子產業供應鏈之業者欲轉進汽車電子供應鏈市場,勢必將面對從研發至獲利需要經過漫長過程的挑戰。 其次,成為供應鏈之一員在汽車產業亦非易事。汽車產業鏈歷史遠久於科技產業。經過百年以上整合,汽車產業供應鏈已然非常穩定。從車廠以下,一階、二階供應商、零組件、軟體等業者之上下游分工井然有序。相較電子商務或軟體產業較有機會出現能提出破壞式創新、顛覆整個產業鏈平衡的「獨角獸」企業,進入汽車產業通常需要逐步累積與上下游供應鏈關係人的合作經驗並取得信任,非在技術或價格等單一面向上具有優勢即可。 回看臺灣,在本國缺乏汽車品牌以及一階供應商、市場需求亦相當有限的狀況下,欲參入無人車領域的臺灣產業勢必需要根據臺灣目前擁有的利基,慎選進入策略。 強化分工 攜手大廠搶市 首先是供應鏈。無人車對高科技設備的需求可望間接拉升上國內包含被動元件、雷達等汽車電子業者及與汽車電子設備關聯的OEM(代工製造)與EMS(電子製造服務業)業者之商機。其次,臺灣長年以來累積許多晶圓代工與封裝測試等半導體上游領域的實力,在英特爾、高通及nVidia等半導體設計大廠競相進入車用半導體市場的狀況下,亦可望與其一同進入無人車市場。若能持續掌握來自於車廠與一階供應商的軟硬體需求並維繫供應關係,臺灣確有機會與國際大廠於無人車領域進一步強化分工關係。 第二個機會是利基型市場。除一般都市道路行駛的車輛外,在海港、倉儲、農業區、礦場等地區亦有為數眾多的卡車、貨車、工程車等特殊車輛。上述車輛的無人化所使用的技術與設備與一般車輛相當不同。臺灣由於在工業電腦與後裝設備具有一定能量,在此特殊車輛無人化的市場也有為數不多、但實力堅強的系統業者可提供解決方案。 第三項機會是參與前端科學研究。包含環境知覺、精準定位、以及高精度地圖(HD Map)等最先端的無人車關鍵技術、仍有很多部分處於實驗甚至理論階段,使得產業界需要與大學及研究機構積極合作。對大學與研究機構而言,無人車研發也是學術研究與產業研發的最佳合作機會。舉例而言,Uber無人車研發部門領導人Raquel Urtasun即來自於多倫多大學、無人車體新創公司Nutonomy也是麻省理工學院(MIT)師生創業的成果。此方向雖然不如上述兩項策略能為臺灣帶來立即產值,但是對於國家人力技能轉往智慧科技發展、進而帶來產業升級機會可望有長期的助益。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