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的躁鬱症

成千上百的雙極性疾患(俗稱躁鬱症)患者只有狂躁症狀而無憂鬱症狀,為何精神病學家仍堅稱他們是雙極性疾患?

撰文/馬金(Simon Makin)
翻譯/謝伯讓

1997年10月,58歲的何友暉(David Yau-Fai Ho)在聆聽巴哈的音樂時,出現了奇特的經歷。他說:「我開始跳舞並模仿指揮,過程中我並非跟隨音樂,而是覺得自己正在創作。我進入了一種忘我的恍惚狀態,我的心智爆炸了!稍縱即逝的靈感湧現,我在四處見到了美,臉上、各種生物身上以及整個宇宙都是美。我不受壓抑、隨性且完全解放。」何友暉所經歷的是他第一次的躁症(mania)發作。他的描述聽起來像是一種令人欽羨的創作能量爆發,但躁症的症狀還包括了膨脹的自尊、自大妄想、思緒奔騰、極度多話、睡眠需求減少、活動增加或躁動、魯莽、幻想以及各種精神問題。嚴重躁症可能會侵害日常生活,有時需住院治療才能改善。

這類例子最令人驚訝之處,在於精神疾病專業人士不認為躁症是一種獨立存在的精神狀態,躁症一般定義為雙極性疾患(bipolar disorder)在情緒起伏過程中的高點。對多數病患來說,躁症出現在憂鬱低潮前後期。1997年以來,何友暉一共發作了20次躁症,卻從來沒有出現過憂鬱症狀,美國還有數千人也有類似狀況。精神病學家認為單純憂鬱症不同於雙極性疾患,但躁症卻歸類為雙極性疾患,精神醫學的定義似乎有些奇怪。大多數精神病學家同意單極躁症(unipolar mania)的存在,但對於躁症和雙極性疾患的差異是否大到正式診斷上歸類為不同疾病,仍有爭議。爭議的關鍵在於,精神病學仍不確定應該採用少而廣、還是多而細的分類。診斷分類不夠詳細,可能對病患有所影響,例如有些研究顯示,單極躁症病患對某些療法可能反應不同。如果單極躁症和雙極性疾患真如某些研究人員所相信的,具有不同病理機制,那麼把躁症獨立分類出來,可加速發展出有效的個人化新療法。

然而由於單極躁症的案例遠遠少於雙極性疾患,這方面一直非常缺乏相關研究且定義模糊。同時身為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和病患的何友暉,很想推動進一步的相關討論。2016年,他在《精神病》(Psychosis)期刊上發表自己病症的研究報告,他記錄下自己在發病時的各種經歷,包括增強的記憶力、較強同理心和靈性體驗;他也苦於一些負面症狀,例如嚴重疲勞、精神混淆以及令朋友及同事感到困擾的行為,例如有一次他在上課時突然大哭。不過他的專業訓練幫助他控制住自己的精神衝動,並避免產生幻想。

整體來看,他認為自己的躁症讓生活更豐富而非更負面,「我知道自己可能並非典型案例,但正因為如此,我的病情對無法正視心理疾病正面價值的主流精神病學,提出了挑戰。」

精神疾病的分類史

當代關於雙極性疾患的概念,最早是由19世紀法國精神病學家法雷特(Jean-Pierre Falret)所提出,由於雙極性疾患的病態情緒會出現高低起伏時期,且通常穿插著長度不一的無病徵時期,因此他命名為「循環精神病」(circular insanity)。這個概念在20世紀初期幾乎成為真理,因為現代精神病學之父之一的克雷培林(Emil Kraepelin)在當時提出了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假說。當時精神病學領域把精神疾病分類為「反應性精神病」和「內源性精神病」,前者是對外在事件的反應,後者是源自內心。克雷培林則把內源性精神病進一步區分成兩大類:早發性癡呆(dementia praecox,現今稱為思覺失調症)和躁-鬱精神病(manic-depressive insanity,現今稱為雙極性疾患)。

內源性憂鬱症也因此歸類為躁-鬱精神病的一種。所有型式的躁症也同樣歸類為躁-鬱精神病,因為它們並非是對外在事件的反應。也有人反對這種理論,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德國神經學家維尼克(Carl Wernicke),他認為躁症與神經細胞過度活躍有關,而憂鬱則是神經活動降低。不過,克雷培林的理論仍是主流,仍存在於今天精神病學的診斷系統中。究竟該如何界定雙極性疾患的涵蓋範圍?這個問題在1996年再起爭議。在兩項獨立的研究中,瑞典于梅奧大學的精神病學家佩瑞斯(Carlo Perris)和瑞士蘇黎世大學的精神病學家安格斯特(Jules Angst)各蒐集了雙極性疾患或憂鬱症約300名病人以及超過2000名家屬的資訊。

兩組研究團隊都發現,雙極性疾患病人的家屬比憂鬱症病人的家屬更容易出現情緒性疾病;他們還發現,雙極性疾患病人的家屬也普遍罹患雙極性疾患,但憂鬱症病人的家屬卻不會如此。佩瑞斯和安格斯特認為,這些發現顯示雙極性疾患和憂鬱症的遺傳因素並不相同。有鑑於此,1980年《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DSM-3)出版時,就區分了重鬱症(major depression)和雙極性疾患。佩瑞斯和安格斯特的研究只聚焦於憂鬱症,沒有觸及躁症,安格斯特說︰「沒有足夠的純粹躁症案例讓我們進行科學研究。」

此外,雙極性疾患在臨床表現的複雜度,也讓精神病學家難以決定,是否把單極躁症從雙極性疾患的類別中獨立出來。狂躁和憂鬱階段的嚴重程度各自不一,而且兩種階段的強勢程度也有差異。每名病患情緒變化的模式也各自不同,難以預測。有時還會出現混雜兩種情緒的狀態,也就是兩種相反情緒中的某些面向同時出現。的確,許多精神病學家認為,我們最好把情緒性疾病視為一系列的疾病,其中包含重鬱症、各種型態的雙極性疾患以及單純的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