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接觸服務的未來!4種自駕車應用場景,突破你對物流的想像邊界!

全球陷入新冠肺炎(COVID-19)危機之際,「無接觸服務」備受關注,大眾對自動駕駛車的需求增加。目前可行的四大自駕車應用有哪些?後疫情時代,自動駕駛車又會把人類生活推進到什麼樣的未來呢?

防疫期間帶來許多社會改變,人們長期居家隔離,對糧食、雜貨、家居用品及醫療用品的需求大增,數百萬家庭的物品配送需求激增,護理機構、醫院等機構也面臨物流的重大挑戰,不僅考驗各國的貨物交付能力,以及當地的物流基礎建設,為供應商帶來龐大的物流壓力,同時也讓送貨員處於染疫的危險境地。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近期發佈的《最後一哩生態系統的未來 》 報告,2030年電子商務送貨的需求將促使物流車輛增加36%。事實上,防疫期間的電商及物流配送需求激增,而自動化無人運輸工具因為有助於減少病毒感染風險,因此「非接觸配送」的迫切需求,也讓自動駕駛車廠商紛紛做出新嘗試,揭示了自動駕駛商用化的明確場景。

拓撲產業研究院研究副理陳虹燕指出,「汽車產業供給面的衝擊開始轉移到需求面,自動駕駛的需求更明確,廠商正加速無人駕駛技術進到疫區運送物資的腳步。」

福特汽車營運長吉姆・法利(Jim Farley)認為,新冠肺炎大流行對客戶的生活和工作帶來的影響將持續多年,零接觸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會激發人們對貨物配送和微移動性(micromobility)等自動駕駛車的興趣。

場景1:自動化配送物資

新冠肺炎爆發期間,中國外送餐飲公司已啟動「無接觸配送」,京東物流、美團點評、餓了麼等企業相繼推出無人配送服務,京東物流運用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讓無人車自動配送餐點、通知收件人,等客戶取完件之後,自動到下個配送點送貨或回到配送中心。京東物流無人駕駛配送的時程提前半年實現,也成為超前的自動駕駛應用。

京東X事業部將無人車應用在防疫物資配送
京東X事業部將無人車應用在防疫物資配送

場景轉到美國,大部分自動駕駛車的道路測試都因疫情而暫緩,自動駕駛公司如Aurora、Optimus Ride和Voyage只好用仿真的模擬引擎來建造駕駛場景,測試軟體並持續更新修復。

但也有公司將實驗室階段的自動駕駛車用在運送食品和物資,順勢上路蒐集道路數據。

攤開美國電商對物流的龐大需求,美國約有90%的購物訂單,來自在家防疫的消費者。豐田汽車(Toyota)投資的無人駕駛車Pony.ai,便跟洛杉磯的電商平台Yamibuy合作,為加州爾灣的客戶提供自動化、無接觸的最後一哩送貨服務,並為弗里蒙特的避難所配送食物。

通用汽車公司旗下 的自動駕駛部門Cruise Automation,也把自駕車用在送食物的公益行動。在車上貼著「SF COVID-19 Response」標誌,每輛車配置兩名安全駕駛員,將SF-Marin食物銀行和SF New Deal的食物運送給有需要的老年人。

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新創Waymo,仍維持在鳳凰城郊區小規模營運無人駕駛小貨車及送貨。日本軟銀投資的自動駕駛新創Nuro,在4月初成為第二家獲得加州政府道路測試許可的公司,能在民眾居家防疫期間讓無人車上路測試。Nuro就把最新的R2無人車運用在替COVID-19臨時醫院運送醫療物資。

場景2:自動化配送藥物及檢體

法國低速無人自動駕駛接駁車NAVYA則與佛羅里達的Mayo診所合作,每天讓無人車在實驗室與診所之間來回移動,協助運送新冠肺炎相關藥物及檢體樣本。

NAVYA無人車的路線遠離行人及其他車輛,到了目的地之後會自動打開車門,減少人員彼此接觸,以及人員碰觸門把的機會,也是美國首次有無人車施行與疫情有關的載運任務。

NAVYA與Mayo診所合作運送COVID-19藥物及檢體
NAVYA與Mayo診所合作運送COVID-19藥物及檢體

場景3:自動化送包裹機器人

擁有自駕車團隊的俄羅斯科技巨頭Yandex與斯科爾科沃合作,以小包裹人行道機器人Yandex.Rover在全市替政府機關運送文件及小包裹。

只要設定好送件的目的地,手提箱大小的Yandex.Rover六輪小車,將以行人的速度自動行駛,不僅可適應白天、黑夜所有天氣條件,更能自動避開人行道和交岔路口的障礙物,也能由操作員遠端操控。

Yandex自動駕駛小車第一次在Yandex的生態系之外使用自動化機器人,防疫的需求加速慢速無人車場景應用的速度。

Yandex小包裹人行道機器人Yandex.Rover與斯科爾科沃市政府機關合作,以行人速度自動送文件及小包裹
Yandex小包裹人行道機器人Yandex.Rover與斯科爾科沃市政府機關合作,以行人速度自動送文件及小包裹

場景4:自動化防疫應用

因應防疫特殊時期,京東物流量產防疫機器人,協助機場、超商、車站等人潮聚集的場合做自動消毒、自動檢測體溫及檢查民眾是否配戴口罩。

另一方面,日本自動駕駛大數據新創Psygig,也將自動駕駛技術用在科技防疫,用雲端系統打造人體體溫自動監控系統,以AI提高熱像儀圖像數據分析的效率和準確性。人在經過熱像儀時會自動掃描皮膚表面溫度,發現體溫超過38度C時就會向相關單位發出警報。

世界經濟論壇汽車和自動駕駛主管米雪兒・艾瓦里(Michelle Avary)在AI for Good論壇中指出,「低速運輸(Slow moving deliveries)的微型自動駕駛車,填補了物流配送的缺口,也帶來潛在、有利可圖的新商業模式。」

不過,米雪兒也表示,與運送食物相比,自動駕駛車拿來載運人,較能符合經濟效益。然而,高速、高度自動駕駛車需要明確擴及市場的商業模式,也得通過法律監管的門檻。

後疫情時期漸漸復工,交通需求大增,但與陌生人在密閉空間共乘汽車的恐懼,也讓人們對大眾運輸、計程車及共享汽車的疑慮仍未消失。米雪兒建議應該積極著手研究自動駕駛在公共交通上的應用,而設計自駕車內的自我消毒、清潔功能,也將是未來自駕車公共運輸發展的一大關鍵。

更多FC未來商務文章
新冠病毒改寫數位音樂史,催生嶄新的閱聽形式!
【FC 100】五月天、小英不能沒有他?全台灣最會辦演唱會的必應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