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義經融法髓 一家五口再結法緣

慈濟十月的《無量義法髓頌》經藏演繹,中和區一對慈濟志工夫妻,鄭正鈺、陳秀雲,跟三個孩子一起入經藏;做父母親的知道,決定參加必定要挪出許多時間共修、練習,因此提醒孩子審慎思考,不要半途而廢,從中也發現孩子們的高度意願。

一把竹尺、一塊粉餅土,64歲的鄭正鈺,打從19歲學習做窗簾,待人處事就像他裁布一樣,規矩、穩妥,他和太太陳秀雲對於孩子的教育,著重恆心的培養。

慈濟志工 陳秀雲:「因為很可能在團體裡面,你們會有碰撞,那要把握好初衷,不要因為遇到什麼挫折就退縮,就使性子說我不要了怎樣,我覺得要讓他們練習從一而終的這種心態。」

參加經藏演繹,做父母的提醒要深思,大女兒鄭毓琪意願強烈。

鄭正鈺的長女 鄭毓琪:「因緣很特別,剛好我現在工作也比較可以配合的狀況下,我覺得我想要把握機會,可以全家人一起參與大型活動,這樣的話能一起留下美好的回憶。」

全家慈濟因緣最早的是小兒子,國中慈籃,大二參加靜思鼓隊,如今上班族的忙碌,沒有障礙他想入經藏的心。

鄭正鈺的兒子 鄭楚揚:「應該是說功德品的地方,第一到第十功德有演繹的部分,讓我更了解慈濟這個團體,其實在之前有做過怎樣的事情,有做過怎樣的事蹟,有去參與什麼樣的情形,那演繹當下的一些動作,那些會比較有感觸。」

慈濟志工 陳秀雲:「他(兒子)是我們家的總指導,可能他對這方面的領悟比較好,動作什麼的,他會要求我們很高。」

鄭正鈺的兒子 鄭楚揚:「一生無量的話,從這樣合掌,打開一點,再打開一點,無量。」

除了手語,全家人的肢體動作,也以運動概念來相互勉勵。

慈濟志工 鄭正鈺:「剛開始的時候,我連蹲連跪都比較困難,克服的話就是天天練,兒子回去都會教導我們怎麼練,兒子女兒都說,音樂放下去,就開始走動作,走位這樣子,我覺得說真的很棒,有了這一次的活動的話,我們家庭和諧滿多的。」

台語有句話說:「允人的,卡贏欠人的。」排練行事曆,全家幾乎全勤,誠正信實,實踐承諾,家訓,在工作上,也在志業上。

鄭正鈺的二女兒 鄭楚君:「有一句經文,我覺得滿重要的就是,於如來地,堅固不動。為什麼我當初想要參加這個活動,既然答應參加了,我們就不要臨時退縮,或者是臨陣脫逃。」

鄭正鈺的大女兒 鄭毓琪:「過程一定會有很多挫折跟不如意,但是你一開始一定要想到,為什麼你一開始願意來,這樣的話你就可以堅持下去。」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為獨老居家清掃 誠之情誼化解疑慮
暴風圈明觸陸!小犬一點也不小 東半部防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