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分析 | 特斯拉疫情中連續盈利,中國工廠挺身救主

新冠肺炎疫情讓特斯拉的第二季度財報充滿懸念。但馬斯克沒有讓來之不易的連續季度盈利輕易止步。

7月23日,美股盤後特斯拉發佈第二季度財報,總營收 60.36 億美元,環比小幅增加 1%;淨利潤 1.04 億美元,首次連續四個季度獲得 GAAP 盈利,也意味特斯拉有望進入標普 500 指數;第二季度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增長 5.35 億美元,增長至 86 億美元;經營現金流減去資本支出得到的自由現金流為4.18 億美元。

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的一位高級指數分析師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也表示,雖然特斯拉能否納入(標普指數)、何時納入還沒有時間表,但委員們已經在審議。

在美國新冠肺炎病例激增的背景下,今年第二季度美國汽車銷量普遍大幅下滑,通用汽車、豐田汽車第二季度汽車銷量均暴跌逾30%,豪華品牌寶馬也未能例外,4-6月,寶馬集團在美國銷量僅有56245輛,同比下滑了39.5%。

而相比之下,特斯拉同期產量82272輛,交付量達到90891輛,比去年下滑只有5%,也撐起了特斯拉的連續季度盈利。這顯然是一份逆規律的成績單。

中國市場及時救主

特斯拉並沒有特殊的「抗疫」神器。在媒體報導中,3月23號開始,特斯拉旗下的加州整車工廠、內華達電池工廠、紐約太能能工廠都相繼停工,直到5月18號才全面復工。整個二季度,特斯拉美國三大工廠有近一半時間都在停工。

唯一維持正常運轉的只有特斯拉的中國上海工廠,也正是中國市場的表現成為特斯拉扭轉戰局的關鍵。乘聯會(CPCA)的數據顯示,4-6月份,特斯拉國產Model 3銷量分別為3635輛、11095輛和14954輛,達到29684輛。

瑞信分析師給出的報告數據顯示,因一季度末疫情爆發打亂了銷售節奏,特斯拉一季度末全球庫存約為2.5萬輛。也就是說,在特斯拉二季度90891輛交付量中,來自加州工廠的銷量只有3.5萬輛。

這是什麼概念?在中國工廠沒有建成的2019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全球唯一的整車工廠——加州弗裡蒙特工廠可以衝擊到單季產能10.5萬輛。

汽車是一個高度信仰規模化的行業,在汽車製造成本中,工廠設備攤銷、生產人員的薪資等固定成本時刻存在。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告訴36氪,上述固定成本往往佔到汽車銷售成本的15%到20%左右。停產則意味著將成本佔比直接上升。

但特斯拉在二季度報表中,依然維持了25.4%的汽車毛利率,與上一季度的25.5%幾乎相當。在本土化供應鏈和生產製造的優勢下,分析師普遍給到了特斯拉中國Model 3高達30%的毛利。

也就是說,中國市場的表現不僅幫助特斯拉維持了二季度超過9萬輛的交付成績,也穩住了特斯拉讓汽車行業豔羨的高毛利。疊加上停工導致的研發投入等相關費用減少,這才構成了特斯拉二季度持續盈利的基礎。

在財報電話會議中,馬斯克重拾今年50萬台的交付目標,如果北美地區的恢復節奏再次被擾亂,中國工廠顯然還是那個穩健後盾。馬斯克預計,特斯拉目前國產化的比率在40%,每個月提升5%-10%,年底可以達到80% 。國產化率將繼續拉大利潤空間,這不管是對特斯拉全球的利潤貢獻,還是價格下探、拉升銷量,都是又一個利器。

而與中國市場的貢獻相呼應,本土定價權、研發和運營等權限,也逐漸歸攏到特斯拉大中華區負責人朱曉彤手中。

特斯拉的本土化戰爭

36氪已經多次撰文分析特斯拉的財務模型,以高研發投入打造智能化和產品力,以此通過品牌溢價和軟件收入(FSD)獲得高毛利,並大量出貨攤薄研發成本,進而實現企業盈利。這一模式,不僅為特斯拉帶來科技公司的估值體系,也將特斯拉市值推高至2800億美元高點。

這個使命下,特斯拉的全球化佈局正在快速鋪開。特斯拉中國工廠將生產走量車型Model 3和Model Y,2020年1月7號,中國工廠已經正式交付國產Model 3,Model Y車型將在2021年交付。德國柏林工廠的任務同樣是幫助Model 3和Model Y的銷量快速鋪開,目前該工廠也在全速建設中。

與手機產業不同,汽車產業全球化面臨的是不同區域的不同消費習慣和文化屬性,特斯拉一個總部顯然難以支撐中、美、德三地的研發、供應鏈和運營等業務,向本土化團隊放權勢在必行。

而中國市場上半年的成績則及時為特斯拉中國團隊贏取了更多自主運營權。

今年二季度,特斯拉中國區高管,包括大中華區負責人朱曉彤、中國區銷售總經理王昊、中國區市場負責人陶琳以及中國服務總經理薛鈞成等組織了多輪車主活動。其中一位參與活動的車主向36氪透露,目前,特斯拉中國區已經擁有自主定價權。這在特斯拉推行直營體系和全球統一價的鐵律之下,無疑是一個突破性的舉措。

在補貼、進口關稅等因素影響,和特斯拉總部的調價聯動下,特斯拉中國區的售價起伏不斷,也因此積累了大量輿論情緒和消費者的觀望心態。掌握中國區自主定價權,穩定價格走向,顯然有助於特斯拉在中國區的市場拓展。

不過,熟悉特斯拉的行業人士向36氪分析,自主定價權的行使也可能伴隨「對賭條件」,「在特斯拉內部,對賭是常態,你說我想掌握定價權,那勢必要在銷量上給一個回饋。」

而在這個背景下,特斯拉則需要更為關注銷量快速增長之下,暴露出的服務問題。

「以前大家還可以給車主提供比較細的服務,現在銷量增加以後,銷售人員分配給每個車主的時間就不夠用了。」一位特斯拉中層銷售人向告訴36氪描述了一幕,「有時候同時來一批車主,就放一段說明視頻,就給鑰匙提車了。」

6月19日,特斯拉副總裁、中國區市場負責人陶琳在微博公開了一個意見收集郵箱:yijian@tesla.com。參與車主活動的車主透露,這個意見收集郵箱關聯了朱曉彤、陶琳、王昊,以及特斯拉中國服務總經理薛鈞成、中國超充項目負責人、上海工廠廠長以及中國研發負責人等 7 個高管,所有車主的意見郵件都會得到這7位高管的本人回覆。這或許是特斯拉在服務體繫上的最後一道防火牆。

與此同時,針對中國用戶的座艙體驗需求,特斯拉也已經組建了一支本土化軟件研發團隊。目前,國產Model 3上已經通過OTA增加了大量本土的互聯網應用,包括QQ音樂、騰訊視頻、百度地圖等。

而針對北美服務器導致的數據請求延遲甚至失敗問題,特斯拉也計畫將中國用戶數據和認證服務遷至中國,來提高服務的響應速度和可靠性。

更為重要的是,馬斯克在前不久的人工智能大會上也宣佈,針對特斯拉最為核心的產品AutoPilot,特斯拉也在組建中國本土化團隊。馬斯克甚至特別說明,中國的自動駕駛團隊不僅僅是簡單把美國的東西搬到中國,「我們會原創性在中國做工程開發,做原創設計和工程工作。」

與美國市場的特斯拉一枝獨秀不同,中國市場的新造車勢力已經湧現出多名玩家,以不同路線切入新能源車市場。蔚來以服務能力,並且犧牲利潤的打法,快速在國內高端汽車市場佔據一席之地,目前已經交付5萬輛汽車。而售後服務正是特斯拉當下為用戶詬病之處。

此外,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也都在本土化智能駕駛技術上發力,撬動特斯拉的品牌根基。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特斯拉將面臨中國市場的高精地圖數據收集問題,這也是國產品牌的時機窗口。

不管是要持續落地的本土化運營,還是面對國產新造車勢力的合圍,特斯拉中國市場的地位從未如此重要,也從未面臨如此多的挑戰。

原創文章,作者:李勤。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