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到爆!今飆37度高溫 8月已358人熱傷害嚴重者恐致命「3招」補水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今天熱到爆,衛福部統計8月已358人次熱傷害。(示意圖/資料照片)
今天熱到爆,衛福部統計8月已358人次熱傷害。(示意圖/資料照片)

夏天外面在走,補水還是要有。根據中央氣象署表示,今(14)日台灣仍在大低壓帶中,雖各地雲量稍多,天氣不穩定,但仍持續高溫;三立氣象主播吳德榮指出,由於上半天較晴朗,各地高溫大約落在35度至37度,體感上偏熱。而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昨日熱傷害38人次、今年8月截至8月13日,也已有358人次,不可小覷。對此,國健署提醒,夏日高溫屢創新高,炎熱天氣容易讓人不適,無論在外行走或運動等都要注意天氣變化與自身身體狀況,適時補水避免熱傷害。

根據衛福部統計,熱傷害定義包括以下兩點:熱及光之影響。中暑、熱暈厥、熱痙攣、缺水性中熱衰竭、鹽份缺乏所致之中熱衰竭、中熱衰竭、暫時性熱疲勞、熱水腫、其他特定之熱影響、熱及光之影響;過熱。包括氣候過熱所致之意外事故、人為因素過熱所致之意外事故、過熱所致之意外事故。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科長歐良榮表示,近年運動風氣盛行,不論是室內的有氧舞蹈、瑜珈等,或是室外的健走、慢跑甚至馬拉松等,都有可能因悶熱環境或水分補充不足,造成熱傷害的發生。在外行走或運動健身的同時,應適時適當補充水分,避免身體陷入缺水危機。以下列出「補水3適」供民眾參考。

適時:戶外活動前1小時開始喝水,並分兩階段補充水分;儘量在活動中每15分鐘喝水。

更多新聞:M痘本土+5「全是青壯男」創新高 羅一鈞估「2大原因」8月疫情飆升

適度:依據天氣、活動量及流汗量,適度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因為口渴時已經表示身體已處於缺水狀態;若活動超過1小時或補水量超過1000毫升,則需補充含低濃度碳水化合物及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避免飲用含高糖分、咖啡因或酒精成分之飲料。

適量:出門前1小時適量慢慢喝下400~600毫升的水,戶外活動中,則每15分鐘飲水200~300毫升,避免熱傷害的發生。

他提醒,若民眾運動後體重減輕,減輕的體重即代表缺水量,須逐步補足身體流失的水分,同時,注意觀察尿液顏色,深黃色表示身體缺水,需再補充飲水,此外,每小時最大飲水量勿超過1500毫升,避免短時間內攝取過多水分造成水中毒。

亞東醫院急診科醫師張閎斌表示,熱傷害急症可分為熱中暑、熱水腫、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5種,其中熱中暑是熱急症中最嚴重的一類。人體在高溫高濕環境中,輻射、傳導及對流散熱方式失效,出汗散熱效率降低,導致體溫調節失效,若延遲治療,可能會導致永久性損傷,且死亡率較高。建議民眾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長時間活動,隨時補充水分,穿著寬鬆透氣的淺色衣物,保持良好的空氣流通。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名店出包!涓豆腐母公司豆府集團進口中國辣椒粉農藥超標 1千公斤全退運
國內首見!10月大男嬰「打腸病毒疫苗仍重症」羅一鈞曝原因
M痘本土+5「全是青壯男」創新高 羅一鈞估「2大原因」8月疫情飆升
快訊/國家級警報響!大雷雨炸北北基 北市「雙溪」災防告警溪水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