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兌冰水,喝了傷身!96歲國寶女醫莊淑旂堅持一生的5個長壽養生法

文/莊壽美

  1. 三餐的質量要相當

阿娘向來支持中國人的養生之道:「早餐吃好,中餐吃飽,晚餐吃少,不吃更好。」這種養生之道和人體各器官的運作,確實有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她提出「早三、午二、晚一」三餐份量的分配觀念,早餐應該質量要好且多,中餐要重質但量要少一點,晚餐最好吃素,量也要少一點,不吃更好,換句話說,如果晚餐的量是「一」,中餐是「二」,早餐就是「三」了。

早餐的菜單,可以吃肉、或用肉汁煮的蔬菜、豆腐、雞蛋等,營養均衡;中餐的菜單,可以吃魚為主或少許肉及蔬果;晚餐的菜單,耍以清淡的蒸粥、蔬果為主,佐以少量的魚肉,絕不可以吃大量的肉。

瘦弱型的人,建議您吃動物性脂肪,但不宜吃酸性食物;肥胖型的人,就寢前應空腹,不宜吃動物性脂肪,及有刺激性的食物,料理食物時,可加少許的醋、檸檬。

  1. 偏食怎麼辦?

有偏食習慣的人,可參考「潤餅捲」(春捲)料理,建議您儘量嘗試各種食物。三餐的菜單,量少但樣式要多,在嘗試的過程中,不要心急,逐漸調整,如果厭惡吃的食物,一次只吃一些,種類儘量多一點,如此進行下去,慢慢地就可以戒除偏食的壞習慣,而且又可改善不好的體型。

時時維持均衡的飲食,肉類、菜類、水果都吃一些,對身體的補充大有益處,只是肉類宜在早、午餐吃,晚餐吃些蒸粥、蔬果即可。

  1. 如何咀嚼?

一般人吃東西只記得如何分配份量,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可是往往就忽略了咀嚼的重要性。咀嚼,是「吃」的方法。咀嚼的方法不對,也是影響健康的因素之一。用餐的時候,老人家常常勸戒我們不要說話,其實這很合乎健康之道,因為一說話,空氣跑進腹內,影響消化又造成脹氣。阿娘提出的正確咀嚼法是這樣的:

吃東西時,緊閉雙唇,人中(鼻下的凹線)要伸直。

食物進入口內,先用左邊的臼齒,上下用力的咀嚼,再用右邊的臼齒,上下用力的咀嚼,最後再用上下門牙咀嚼,每一口都充分咀嚼以後,再吞食下去。

以正確的咀嚼方法吃東西,讓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除了增加胃液、膽汁的分泌外,還可協助消化。尤其是高齡者,更要鼓勵他吃東西時,儘量用「咬」的方法,用力咀嚼時,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而且牙齒咬東西後發出的聲音,可以吸引耳朵去聽,耳朵會聽,頭腦就會動,也就不會退化。通常可以咬硬食物的高齡者,身體都是比較硬朗的。

  1. 什麼是原味與單味食物?

原味與單味的食物要如何分別呢?

簡單而言,吃原味的食物就是吃食物原來的味道,不加添任何調味料,沙拉、蕃茄醬等,而吃單味的食物就是吃單一味道的食物,舉例來說,就是吃甜的時候只吃甜,吃鹹的時候只吃鹹的,兩種以上的味道不可混合吃。駝背體型的人一定要吃單味食物,因為這類型的人神經容易不安定,一旦各種口味的食物混著吃,會促成神經發生混亂的情形。

阿娘常強調取之自然,用之自然,大自然賦予我們各種食物的來源,每一種食物都有它獨特的味道,吃食物的「原味」有助於健康。但是中國人在烹飪料理上,講究「色香味」俱全,時常在烹飪時,加添了不少的調味料,反而把原味給蓋住了,所以她建議大家儘量少用調味料。

胃在運作的時候,對單一口味最容易吸收,也不會造成吸收神經的混淆,無論甜加酸、鹹加酸都是干擾神經,造成錯誤的吸收,十分容易促使神經性疾病的發生。

  1. 可以冷熱混吃嗎?

在日常生活裡,由於忙碌的腳步常常讓我們有冷熱混吃的機會,如果不去注意這種習慣,很可能會釀成大病,自己卻毫無所知。冷熱混吃對人體是一種殘害的吃法,會影響橫隔膜的運作,干擾了胃神經,降低了消化能力,於是產生容易疲勞的症狀,更會種下神經性疾病的病因。

阿娘認為喝飲料的時候,冷的就是冷的,熱的就是熱的。千萬不可在熱開水中加入冰塊,要有耐性等或設法攪拌使熱水冷卻下來。喝冰飲料也是如此,如果不想喝太冰,也不可加熱開水進去,也要有耐心地等待。尤其有嬰兒的家庭在沖泡牛奶時,不可因為嬰兒等不及哭鬧起來,而臨時將已沖泡好的熱牛奶又加些冰水,讓牛奶溫一點,好餵嬰兒喝,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

此外,有些人在喝熱咖啡的時候,常從冰箱裡拿出冰奶精,和咖啡摻雜在一起,這也是冷熱混合的一個例子,對身體非常不好又如吃熱辣咖哩飯時喝冰水更是糟糕。還有些地方是我們常忽略的,一些食物和調味料本身屬性有冷有熱,也不可混著吃,如太白粉屬涼性,胡椒、辣椒、薑屬熱性,炒菜時如果加薑又加太白粉,就會擾亂神經了。本文摘自《我的阿娘,莊淑旂傳:第一位女中醫師的國寶級養生智慧》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不到60歲,心臟血管竟阻塞70%!婦產科權威痛下決心練「拉筋」,4招狠甩1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