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危機2-1】新市長反對加上中油鬥台電 四、五接興建添變數

台灣能源轉型訂定「減煤、增氣、展綠、非核」目標,其中,為確保長期規劃佔台灣電力5成的天然氣能穩定供電,原本僅2座天然氣接收站的台灣,已興建或規劃的要再增加5座接收站,但三接興建因藻礁爭議歷經公投才塵埃落定,接續的四接、五接又因海洋生態爭議不休及新任首長公開反對,增添變數。

台灣現況是僅有高雄永安及台中兩座天然氣接收站,檢視中油輸配氣生產系統圖,高雄永安是一路往北,經過長達237公里的海上管線直達苗栗的通霄電廠,台中接收站也拉了135公里的海管通往桃園大潭,整個西半部的天然氣管線猶如跑馬拉松接力賽盤據整個西半部,供應全台4成左右的發電量。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2016年蔡英文政府上台後訂定「增氣減煤」能源政策,目標是2025年天然氣發電佔比達5成,台電從2022年起至2028年要興建完成包括大潭、台中、興達、協和電廠在內共12部燃氣機組,總裝置容量達1374萬瓩,取代核二、核三及台中、興達等燃煤機組,為讓天然氣可以穩定供電,改變南氣北送及中氣北送現況,避免長途運輸造成的能耗及操作風險,才會出現接收站從北到南一直增蓋的規劃。

不過,位在桃園藻礁海岸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從一開始選址到環評審查都充滿爭議,直到2021年藻礁公投未過關,三接興建才確定,但原定2022年底可由三接就近供氣大潭電廠的時程,延宕到20256月才能達標。

珊瑚生態、漁業經濟爭議 協和電廠「以氣換油」有變數

陷入爭議的天然氣接收站不只三接,台電正在推動的四接與五接,進入環評程序後,分別因為牽涉到基隆外木山的珊瑚礁生態及基隆港發展,外擴防波堤涉及白海豚的棲息,至今都在環評卡關無法順利進展。

圖片
圖片

基隆協和電廠要蓋天然氣接收站,環團憂心影響海域生態。台電提供

四接是配合台電基隆協和電廠「以氣換油」改建案而興建的接收站,規劃拆除協和4部屆齡的燃油機組,並更新改建為2部共260萬瓩的燃氣機組,同時需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四接)供氣;其中1號、2號燃油機組已在2019年除役,3號、4號預計2024年除役。

不過,台電原規劃的四接,填海造陸面積高達18.6公頃,不僅環保團體擔憂影響所在的外木山海洋生態,將會埋掉7萬多株珊瑚、趕走上萬尾魚類和以此處為棲地的保育類玳瑁龜、綠蠵龜。

當地漁民也憂心會牽動北部三分之二重點漁場北方三島的漁業資源,基隆市船務代理公會理事長楊吉利更指,國際航商恐因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設置就在進出港口處,而視基隆港為不安全港口,再加上航運成本的增加,對基隆港卻步,讓基隆港的營運雪上加霜,重創基隆港的經濟發展。

圖片
圖片

基隆協和電廠要蓋天然氣接收站,環團憂心影響海域生態。台電提供

雖然台電在去年(2022)7月環評第4次專案小組會議提出東移方案,將填海造地面積從18.6公頃縮小為14.5公頃,填方量從350萬立方公尺縮小為195萬立方公尺,並且避開西邊珊瑚覆蓋率16.43%的區域,但環評小組認為台電應強化東移方案的生態保育計畫,評估達成珊瑚資源零淨損失目標,並對填海造地影響基隆港運營及航行安全影響補充評估。

原本會議要求台電2個月補正再審,但是環保署綜合規畫處長劉宗勇證實,台電至今相隔半年仍未提出。

圖片
圖片

台電計畫在基隆港東防波堤以西至外木山漁港間海岸「填海造地」蓋四接。洪敏隆攝

白海豚爭議難解 五接延宕21個月仍未送環評補正

台電計畫在台中港新建五接,以台中港擴建為基礎,但遭到質疑恐影響白海豚南北迴游路徑,20213月召開一次環評初審要求台電補件再審,至今相隔21個月都未見台電補件。

新任地方首長的態度,更使接收站能否如期興建增添變數。選前曾簽署「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拒絕四接「填海造陸」承諾書的基隆市長謝國樑,在當選後拜會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基隆市議員王醒之,重申會堅持這項承諾,將親自出席今年召開的四接案第五次環評會議,表達地方對環境保護的心聲。

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表示,已針對四接填海造陸部分,不會影響基隆港船隻安全做港區模擬,目前已由港務公司邀請第三方專家檢視,確認台電的科學驗證是否合理,再送環評審查。

協和若轉氣發電不順利 台電不排除繼續燒油發電

對於謝國樑表態將出席環評會議表達反對興建四接,吳進忠強調,不建協和電廠的天然氣接收站,就不可能「油轉換氣」,希望在環評會議召開前能夠爭取先向謝國樑報告,尋求支持。

圖片
圖片

基隆協和電廠推動「油轉氣」發電,但因四接爭議有變數。洪敏隆攝

吳進忠強調,台電責任是確保穩定供電,「不可能要確保穩定供電,你又不給我新的機組,卻要舊的機組下去」。因此,他也語帶保留,對於協和電廠的燃油3號及4號機組是否會在2024年如期除役,還是要看協和接收站的時程進度,台電必須考量供電是否充裕,再做評估。

至於五接部分,吳進忠坦言,防波堤及白海豚的問題要克服,變數會比較大,目前仍在蒐集資料。但是,台電評估不會影響到台中電廠「煤轉氣」的時程規劃,因為中油在台中的天然氣接收站也在擴充,未來會跟中油溝通協調,如果五接無法如期完工,還可以跟中油協調供氣。

台電、中油各自為王 一個港要蓋兩座接收站

「五接凸顯的是台電和中油是各自為王的荒謬現象,兩家都是國營企業,卻因自己公司內部利益分配,無限破壞海洋生態資源!」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批評,環團從沒有反對台中港增建儲槽,中油在二接要在陸域增蓋儲槽就不會反對,台電要在台中港相隔很近的區域再蓋一個天然氣接收站是非常荒謬離譜的事,政府沒有辦法擺平兩家國營公司,任由台灣環境破壞做為他們競爭的代價應該正視,呼籲應該成立獨立的天然氣公司杜絕惡鬥。

圖片
圖片

中油在台中港已有天然氣接收站(二接),但台電計畫要在同一港區蓋五接。中油提供

除了國營事業惡鬥問題,蔡雅瀅認為四接凸顯的是「環境」、「基隆在地經濟發展」、「國家安全」3方面問題,政府必須重新思量能源政策是否適宜。

在環境方面,2050年淨零碳排的政策,電力規劃也必須「完全去碳」,在天然氣價格不斷高漲的情況下,繼續投資天然氣這種化石能源是非常不合理,依照規劃時程,協和接收站只是過渡性質,只能使用約20年,卻為過渡性能源對海洋生態環境做永久破壞是非常不智。

對於基隆人來說,基隆港是很重要的經濟命脈,但是四接東移方案接近基隆港航道,不只有基隆港安全及「塞港」疑慮,質疑興建接收站造成航運風險,更可能繼續削弱基隆港的職能。

國家安全方面,蔡雅瀅強調面臨中國武力威脅,在我國天然氣燃料仰賴進口,目前的天然氣儲槽容量是15天、安全儲量7天的條件限制下,一旦海域遭到中國封鎖,國家安全問題堪憂。環團期待謝國樑落實選前承諾,也藉這次機會讓中央及台電積極思考未來能源轉型方向。

生質能發電作為協合替代方案 台電評估不可行

協和電廠該怎麼轉型解套現在的四接爭議?前環保署副署長、台灣環境教育協會理事長張豐藤提出協和電廠改用生質能發電,因為燃油電廠改為生質燃料油並不需要大幅修改,協和電廠現有的卸油碼頭、輸儲管線、儲槽都可以延用,國外有相當多的實例,例如南韓的濟州島為了執行2030年無碳島計畫,將島上兩座石化燃油(重油)電廠改為生質燃油電廠。

根據美國EPA(國家環境保護局)的資料,使用生質燃油除了沒有Sox(硫氧化物)的排放,也沒有VOC(揮發性有機物)的污染問題,PM(懸浮微粒)也減少47%,且相較天然氣及化石燃料在引發火災及洩露後對生態的衝擊也最小。張豐藤認為,修改後原有的油料儲存供應系統沒有太大改變,更重要是,不必為了建四接破壞當地珊瑚礁生態。

不過,台電認為目前國內生質燃油來源較少,仍得靠進口國外料源,燃料供應及成本必須重新評估,且協和電廠燃油機組的爐管、汽機及各輔助設備均已老舊,若要評估改用生質燃油,更新改建時程須再延後,仍會影響未來供電穩定需求。

為求穩定供電 台電要自己掌握氣源

吳進忠強調,中油雖然有擴充幾座原有接收站儲槽或新建計畫,但不是單純為了供應台電機組,且根據《天然氣事業法》當天然氣供應不足時,天然氣發電要優先減量,基於穩定供電,「台電一定要自己掌握氣源。」

圖片
圖片

台灣長期以來不只南電北送,也有南氣北送問題,圖為中油永安接收站儲槽及管線。中油提供

三接跟四接接收站的興建規劃,表面來看是要改變南氣北送及中氣北送的現況,節省長途運輸造成的能耗及操作風險,希望達成能源安全、能源轉型的目標,但五接凸顯的正是台電跟中油在爭供氣發電的主導權,再加上接連這幾個接收站對環境生態的爭議,也使得問題更加複雜。

天然氣接收站的環評應該提高到「政策環評」的層級,政府應重新思考2050 年必須零排放除役,而大量興建接收站供應天然氣電廠的必要性,思考除了天然氣,是否有更優且可行的替代方案,而不是等待環評角力的時間,虛耗浪費時間,成為能源轉型成功之路的絆腳石。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