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20集|原民「加分」是不公還是歧視? 原民升學真的還在「加分」?

接續前兩個禮拜從高中公民老師以及笑話社會學的角度討論校園歧視性言論,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老師,釐清歧視性言論裡加分制度與原住民升學保障的概念,從歷史的角度去檢視,現有的「加分」制度真的公平嗎?為什麼要「加分」?

原住民「加分」制度的混淆

日前,台大的言論自由月活動中,有學生懸掛寫著「火冒4.05丈」的布條,用以嘲諷原住民學生的升學「加分」制度,引發熱議。Tunkan從「替罪羔羊理論」來檢視社會上對弱勢族群的攻擊性言論,他表示,當人在社會上發生挫折,需要找到宣洩出口,會偏好選擇弱者進行發洩。因此,當學生考上台大後,儘管看似已成為社會勝利者,但過去幾年苦於被升學制度所綑綁,在壓力無處宣洩下,只能指向較弱勢的原住民。

回顧原住民學生升學保障政策,已經歷多次演變,戰後有「單純名額保障制」下的師範保送生制度,每間山地(原住民)鄉學校的優秀學生可保送至鄰近師範學校公費就讀,畢業後回到故鄉任教,不佔用一般生名額。在1980至1990年代,也曾廣泛實施「排他式加分優待制」,即大眾較常認知到「加分制度」,對原民生考試成績加分後,與一般生競爭同一招生名額,不過因引發爭論,現已全數廢除。而目前制度設計主要為「外加名額保障內部區別加分制」,在一般生名額外,另增設固定比例名額專供原住民競爭,例如原住民專班或公費生制度常見此設計。

(全文詳見-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