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外文摘:奧巴馬對中國太軟弱,拜登呢?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端傳媒》發表記者張妍報道《擅長"以關系驅動外交"的拜登,會是中美競爭軌道上軟弱的一方嗎》,引述專家意見說,奧巴馬自第一任期便有意識應對中國的挑戰,制定"重返亞太"戰略,時任國務卿克林頓亦主張將美國的外交和軍事資源逐漸從中東移至亞洲,將之稱為"尋找平衡點"。"但在當年的語境下,這樣的政策被認為是太過對抗中國。"美國的政策制定者一度低估了習近平出任中國國家主席之後的影響力和實力,並指出由於奧巴馬在第二任期非常想要達成伊朗核協議,相比之下,對中國的戰略和部署從輕處理。"於是到了今天,我們被認為對中國太軟弱。"

文章說,"拜登將是一個'以關系驅動外交'的總統,看著對方的眼睛,探究對方的核心議程,想出應對的措施", "這不僅適合與盟友發展外交關系,也很適用於競爭對手。"未來的美國政府"會讓中國看到,中美合作符合中國的利益","也是中國應該盡到的大國責任"。

林鄭月娥怎樣"送中"?

香港《立場新聞》發表文章《林鄭施政:一心一意把香港"送中"》,作者顏純鉤認為,林鄭宣讀施政報告,洋洋三萬字,廢話一籮籮,大事是兩件:一是如何變賣一國兩制;二是如何把香港出賣給大陸,把香港的人才和儲備搬去大灣區。

作者認為,大灣區是中共並吞香港的一項戰略布署,以大灣區開發為由,將香港的人才和錢財都搬去大灣區,把香港搬空了,香港便沒有活力,香港死氣沉沉,再沒有與中共討價還價之力,中共就可以坐穩他們自己的江山。林鄭對此心領神會,她的施政目標,便是挖空心思,把香港最有價值的人才和錢財,以各種公開和隱蔽的理由,搬到大灣區去,變成大陸的資產。

烏坎事件對香港抗爭的啟示

台灣《上報》發表文章《香港就是覺悟太淺》,作者無妄齋說,去年反送中演變成激烈的民主運動,為北京帶來迎頭痛擊。為阻擋反對派凝聚民氣力爭立法會過半議席、將香港民主議程置於全球視野,中共不惜全力收緊對港政策,並透過一系列政治過程確認,務求各環節做到滴水不漏。於是乎,"選舉"可以粗暴取消,泛民低頭妥協又遭無情踢走,前有北京假借《基本法》憲政霸凌,後有特區政府逞國安罪行司法報復,更准備研究"大灣區境外投票"公然規避本地監察,威權自此再無顧忌可言。

作者援引近日獲得金馬獎的紀錄片《迷航》討論烏坎事件說,新生民主之所以無法萌芽,看似緣於中共官僚作風、村委力弱無法頡頏威權,加上過程中的構陷抹黑、村民的忿懣與不成熟所致。可是究其真相,很可能與汶川地震災後處置雷同:中共如水銀瀉地般的地方黨委,積極發揮"思想教育"之作用,針對村民以至村委本身極盡分化煽動之能事,先令事件本質止於"維權",而非往上提升到"爭取民主自治",再往復地威迫利誘,致使因為各方利害矛盾導致一時的團結分化瓦解。最終,既孤立並逐一擊破"反動勢力",成功將村民引誘至改革者的對立面,倒過來同情甚至擁抱起政府領導。當一切恢復舊觀,未必錯在對手太強,而是自身覺悟太淺,而已。這與香港境況,何其相似?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作者: 張平(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