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神祇在當代 食衣住行都平安

農曆7月間禁忌多,出入平安尤其是最重要的念想,把平安符、護身符放在身上,也可以有很時尚的「潮」選擇。國立歷史博物館(史博館)與9組設計師合作,將館藏的神祇版畫以數位圖像授權方式,經由設計師重新詮釋在日常的食、衣、住、行中,讓歷史藝術成為當代生活。

設計師黃國瑜由「食」為題,將灶神的圖像轉譯為糕點的模具,讓傳統上保祐家宅興旺的灶神與現代餐桌結合,同時特別邀請台中「陳雕刻處」70高齡的雕刻師陳文才刻製,有趣的是「陳雕刻處」已傳承三代,現在多雕招牌、匾額,但早期多雕神像,此次灶神模具雕刻有如重新銜接了傳統神像工藝。

設計師顏博駿從「衣」的角度出發,選擇了「和合二仙」為元素,設計成領片,邀請傳統手工繡坊以手繡方式,在領片一側繡上手持荷花、一側手捧圓盒的二仙,作品名《扣合.和合》,顏博駿指出:「讓領子扣合的動作,也有著和合、圓滿之意。」

疫情下民眾雖難出國,但楊維綸將炎夏出遊時會帶的扇子,在扇側上印製媽祖像,展開後成為解構的幾何圖像,兼具平安祝願與時尚感;張簡士揚則將原本繪於木板的文官門神以及門神帶著座騎青獅、白象的寓意,置換於便利當代人行動的滑板上,同時亦可兼作為室內居家潮流掛飾。

設計師霧室則以版畫分色的概念,以將軍門神設計成三件式的套杯,層疊後如版畫套色效果,拆開來亦各有不同分色,作品命名《門神愛交陪》趣味地連結神祇也祈願當代生活也多些人與人的交流與陪伴。大象設計以神祗圖像設計成尪仔標,方維源以插圖方式重新詮釋版畫,設計成扭蛋內的《眾神護身符》亦是兼具趣味與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