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降溫了?三年來首度跌破2%警戒 專家:還是得留意全球局勢

圖/TVBS
圖/TVBS

台灣經濟呈現雙面發展,上半年成長強勁但下半年面臨挑戰。餐廳業者反映,即使在夏季,以台灣在地食材製作的特色料理仍吸引顧客上門,顯示內需消費力道穩定。隨著通膨指數降至1.88%,低於警戒線2%,消費市場有望提升。然而,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不明朗、地緣政治緊張等因素,使經濟前景增添變數。主計總處已將全年經濟成長率微幅下修至3.1%,專家指出上下半年經濟成長差距達4.35個百分點,為歷年第四大落差,台幣升值也對出口構成壓力。

圖/TVBS
圖/TVBS

餐廳業者Kaka表示,他們大多選用台灣在地食材,如來自雲林的豬肉,即使在夏季,來客數與往年同期相比並沒有明顯下降,整體營運相當穩定。業者對未來經濟消費力道充滿信心,特別是在通膨降緩的情況下。

根據預測,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來到1.88%,下修了0.6個百分點,這是繼2022年至2024年連續三年通膨指數在2%以上警戒線後,首次下滑到2%以下。通膨率下降有望提升整體消費市場表現。

內需消費的支撐力需與民眾薪資成長相呼應。雖然AI商機強勁需求推升國內半導體及相關供應鏈廠商加速擴充先進製程和高階封測產能,帶動投資成長,但川普對等關稅政策不明朗,加上地緣政治影響導致股市波動,為整體經濟成長增添變數。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指出,今年經濟成長將受到川普對等關稅影響,因談判存在不確定性,許多出口提前至上半年完成。下半年相較去年同期基期不低,若能達到1%成長已屬樂觀預測。

主計總處最新經濟預測將今年經濟成長率從3.14%微幅下修至3.1%,勉強「保三」。上半年在美國廠商提前拉貨帶動下達5.35%,但下半年可能受最終對等關稅稅率出爐影響而下修,衝擊出口訂單。

邱達生進一步表示,如果對等關稅政策出現差錯,關稅未如預期調降,衝擊可能更為嚴重。在上半年強力拉貨下,今年下半年經濟成長率僅1%,上下半年差距達4.35個百分點,為歷年第四大落差。台幣升值趨勢也影響台灣出口成長。

圖/TVBS
圖/TVBS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台灣對美國的貿易依賴度極高,美國若對台灣課徵高關稅,下半年訂單必將減少。加上新台幣強勢不利出口,可能導致部分訂單在新台幣升值後轉為虧損。

 

儘管關稅衝擊可能導致下半年出口轉弱,主計總處仍預估全年出口達5177億美元,將首度突破五千億美元大關。AI相關產業需求支撐下,對下半年景氣不必過度悲觀。

 

邱達生認為,若無其他外部因素干擾,CPI有望持續控制在央行設定的2%以下,貨幣寬鬆政策或降息可期。但地緣政治緊張和美國對外談判不確定性導致油價波動,可能透過供應鏈影響PPI進而轉嫁至CPI,仍存在不確定性。

 

全球經濟局勢仍存在關稅未爆彈,台灣內需和出口需互相拉抬,才能讓經濟成長趨勢有上漲空間。

更多 TVBS 報導
先救民生!李在明首簽行政命令 成立「緊急小組」短期刺激經濟
香格里拉對話談「台海」 新加坡防長:由中國人決定
勞動基金虧損衝擊退休金? 洪申翰:勞退、勞保都保證收益
股東人數破百萬 劉揚偉:業績成長顯著「今年營收拚破7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