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越靠越近?東海大學吳海音談「我們與台灣獼猴的距離」

作者:許睿恬(動物當代思潮特約記者)

2021年10月,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舉辦週年系列講座,邀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的吳海音教授,來談「我們與台灣獼猴之間的距離」。台灣獼猴近三十年來的數量和可見度與日俱增,活動範圍從森林擴展到農地,甚至出現在市區,與人的關係也從相安無事轉變成互相衝突。2018年台灣獼猴從《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保育類降級為一般類,究竟是保育有成,還是受重視的程度驟降?台灣獼猴生活習性的改變,又屬於一種進化或者退化?抑或僅是人類的態度與觀感有所改變?吳海音試著從六個面向切入分析。

台灣獼猴近三十年來的可見度與日俱增。圖片來源:動物當代思潮
台灣獼猴近三十年來的可見度與日俱增。圖片來源:動物當代思潮

從生物學分類上看台灣獼猴

吳海音首先帶領聽眾從基本的生物學分類上認識台灣獼猴:牠們和人類同屬哺乳綱靈長目,差別在於前者主要是分布於亞非的舊世界猴,人類則是和黑猩猩較相近的類人猿。獼猴屬又可以分成不同的種群,吳海音解釋,「種群的意思指的是由共同的祖先發源,分佈到不同地區並相互隔離,逐漸由一種變為多種。」台灣獼猴與中國普通獼猴、日本獼猴和東南亞食蟹猴被歸為同一種群,「牠們也是台灣特有種,儘管如今普遍已不被認為是珍貴稀有的。」

由台灣左鎮菜寮溪出土的獼猴牙齒化石推論,台灣獼猴在台灣的歷史可能有十三萬年以上,「那麼人類呢?」吳海音說,「最新研究顯示左鎮人只有三千年歷史;長濱文化沒有挖掘出化石,僅有人類活動的痕跡,約二到三萬年;大坌坑文化人和南島語族的存在都約莫是五千年前,相比之下,台灣獼猴是最早到達台灣土地的靈長類,稱得上是真正的原住民。」

從型態與生理上看台灣獼猴

由於獼猴在型態與生理上與人類相似,一直被廣泛當作是提供醫學、藥物和心理學等研究的實驗動物,過去最常使用恆河猴或長尾獼猴,吳海音指出:「這幾年台灣獼猴等級下降、數量增加,又遇到有人想移除時,醫學單位一直在準備看是否能在台灣建立實驗動物的醫學中心,將台灣獼猴當成標準化實驗動物,這個需求一直沒有消失過,尤其在COVID-19疫情下,期待又更加升高。」

從行為上看台灣獼猴

台灣獼猴是以母系為猴群核心的社會性動物,連續幾代的小母猴長大後會留在猴群中,公猴長大後多半會單獨或結伴離開,再伺機加入其它猴群。猴群中的個體位序有別,建立的方式有多樣手段,如世襲、裙帶或猴際關係,也靠自己的手腕在族群中爭取地位。常見的相互理毛,不單純具有清潔功能,更是示弱、求和與維繫緊密關係的方法。而高位序的個體在取食、交配和育幼上佔優勢,位序較低者,在高位序者接近時會閃躲或讓開。不過,吳海音表示,也有比較「反骨』的台灣獼猴,會在爭搶食物或發情時,力爭自己的機會。此外,公猴間的位序未必都是靠打鬥出來的,個體間有時會互相較勁,但也會彼此尊重或策略結盟。

常見的相互理毛不單純具有清潔功能,更是示弱、求和與維繫緊密關係的方法。圖片來源:動物當代思潮
常見的相互理毛不單純具有清潔功能,更是示弱、求和與維繫緊密關係的方法。圖片來源:動物當代思潮

吳海音以交配季的現象舉例,「公猴會守在母猴旁邊,母猴有時會主動,或等雙方看對眼,但如果母猴不喜歡公猴的示意,會刻意避開,公猴如果硬要強迫,母猴還是擁有滿大的自主權,可能半推半就,也可能一屁股坐下不讓公猴得逞,公猴也沒辦法,到底誰才掌握了交配的主控權?這就是很有意思的地方了。而比起雄壯威武的年輕公猴,有的公猴即便老了,但因為個性好、會幫母猴理毛,又善待小幼猴,母猴也會比較願意跟牠交配。」

從「口味」上看台灣獼猴

台灣獼猴是雜食性動物,主要取食植物各個部位,如果實、種子、葉片和嫩芽等,再補充必要的動物性蛋白質,如昆蟲、蛙類和小型鳥類,也會吃泥土作為藥用,曾有新聞報導風景區的獼猴攀折櫻花食用,會破壞景觀,吳海音解釋,「這對動物來說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很正常,人也有拿花瓣來擺盤裝飾的習慣。」植物成熟或有毒與否,獼猴都會藉由觀察、學習和嘗試錯誤來判斷食用時機與部位,「牠們靠著每天在森林裡巡弋,偵測、找尋和記憶哪裡有食物、哪裡即將要有食物,花很長的時間在覓食與休息地點奔波。」

獼猴的生活環境勢必有需要利用相同資源的物種,雖然未必會直接攻擊驅趕,但資源少的時候就會有競爭關係,吳海音說,「但我們不會到森林裡觀察獼猴跟誰吃同樣的食物,比較關切的,當然是獼猴來吃農民的作物,農民痛恨的不是果實被吃,而是獼猴總是咬一口就將果實丟滿地,毀了大半果園,可是在自然界,當獼猴挑揀和搗落果實至地面時,野豬、野鼠、山羌和一些無脊椎動物反而因此受惠。」

儘管台灣獼猴有著龐雜的食性,牠們還是會偏好成熟、甜美多汁的果實,同時牠們也知道要再補充某些堅硬、苦澀的食物來均衡營養,經過人類育種的蔬果,與野外食物相比,更加美味、顯眼,吳海音表示,「果園農地的出現,讓牠們不必到處奔波尋找,就有大量集中的高品質食物,環境中食物資源的改變,直接影響了獼猴的行為、活動途徑和飲食習慣。農民為防止果實遭到蟲害與晒傷,會使用套袋來保護,但這對有色覺、視力佳的獼猴來說,密集的白色套袋反而在翠綠的森林中顯得非常突出。」

「農民在疏果後,會將個頭較小、品質較差的果實,集中到一地丟棄,此外,有人會刻意餵食獼猴,這都讓獼猴增加接觸作物的機會,一旦吃習慣了,就會開始發懶,賴在農地旁邊,習慣接受被餵食的食物後,也誤以為人類手上拿的食物都是要餵牠的。」吳海音表示,獼猴會一代接一代觀察、學習如何飲食,探索新奇的食物後,群體間也會互相交流飲食文化,乃至於被人引誘吃人食,當這些現象變成日常,就造成危害農作物、搶食傷人和過度肥胖的情況,但吳海音反問,「其實這些現象不稀奇,我們和獼猴都是靈長類,都有某些難以理智行動的面向,而飲食上無論是延續傳統、創新,還是受到強勢文化影響,活生生都和人類作為一致,怎麼到了獼猴身上卻這麼遭受嫌棄?」

從活動時間上看台灣獼猴

台灣獼猴是日行性動物,多半在晨昏活動,會大量進食,並有午休,尤其夏天睡得最沉,「但不是大家同時一起睡倒,有的個體睡不太著,會互相理毛、關注周邊情況或再吃點點心。」吳海音說,這樣的作息與人類農業社會時代相似,但與現代人已有差異,當農民不常在農作區出現或活動時,就會錯過守護農作物的時間,或讓早起的獼猴少了戒心。

從出現與利用的空間上看台灣獼猴

2010年吳海音曾提供文獻、採集及調查資料給農委會,建構台灣獼猴曾經出現的點位分佈圖,吳海音回憶,「當時台灣獼猴不容易尋找,我們走了很多地方,兩三天碰不到一群獼猴,或僅有三五隻,即使遇到一大群也因為獼猴害怕人而無法算清楚數量,所以台灣獼猴的確經歷過一段數量很少的時期。」

吳海音表示,由於目前缺乏更新的全國性調查,究竟有多少獼猴尚不得而知,但林務局已在山區廣設自動照相機,東海大學團隊也蒐集到全台鄉鎮地區獼猴危害的資料,從地圖上可以看出獼猴分佈非常普遍,從海邊到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森林或其周邊草生地,都有獼猴的蹤跡,牠們的適應性廣,不限於國家公園或保護區,甚至涉足造訪人類活動頻繁的風景區和住宅商業區,行為上也漸次從怕人、不怕人但互不干擾,到主動接近人索討甚或奪取食物。

當空間上獼猴與人的距離越來越近時,社會上也逐漸有各種討論,有人認為猴群太多不需保護,或應該減少猴口,也有人認為無論如何都應該繼續保護。吳海音強調,「正確的資訊有時很難掌握齊備,至少我們要知道怎麼解讀,不要因為誤讀而引起不必要的紛爭。」

過去吳海音曾針對全台山區估算,在各個海拔稜線以登山、穿越現有道路的方式,觀察兩側是否有獼猴,再將數量統計分析後推估,但推估數值誤差其實很大,僅能反映台灣獼猴出現的海拔稜線、大致分佈與相對數量的差距,絕對數量則無法精準。吳海音進一步說明,「後來有些研究對局部區域做比較仔細的計算,一隻一隻辨識個體,比如彰化二水豐柏步道、高雄柴山、墾丁國家公園和台東東河鄉,當這些數字被拿來和全島的數量比較的時候,局部區域的密度卻被推估到整個縣市。台灣獼猴的分佈一定會跟著環境、稜線和原本當地的狀況產生異質性,並不是用局部數值去平均到全台土地面積就好,有相當多開發地區沒有獼猴或密度很小,所以在資訊解讀上必須非常注意。」

我們與台灣獼猴的距離

在吳海音從生物學分類、型態生理、行為、口味、時間與空間上解析「我們與台灣獼猴的距離」後,不難看出台灣獼猴與人類有許多相似之處,也不免令人想問:人猴之間發生的問題,是因為我們不承認牠們像我們,還是因為我們不接受自己與牠們相似,或我們不瞭解、不接受自己真實的樣貌?

人猴接近時雖然常有不良互動,卻並非不可改變的宿命,吳海音2019年曾在花蓮幾處友善耕作的農地協助監測野生動物的蹤跡,在台十一線海岸山脈下的路旁,一些農田的邊坡,以自動相機調查到台灣獼猴、山羌、白鼻心和食蟹獴等來來去去,吳海音表示,「牠們沒造成太多的困擾和麻煩,居民或農友也沒有刻意驅趕、捕捉或惡意對待,如果有獼猴進到農田製造危害,他們才會適當防護。雖然當地人有打獵的習慣,但獼猴會與人保持適當距離,也沒有人會引誘獼猴接近,人和動物是共存的。」

從前台灣沒有那麼多開闊的農地,人們移除森林、擴張農地,改變了原生物種的棲地,導致獼猴大量出現在農田。對此,吳海音問道:「如今人猴衝突的原因,只是因為猴群數量增加太多嗎?還是也與牠們生存範圍變小、和人或農地的接觸增加,甚至是天然棲地中的食物資源不足、天敵作用式微有關?這背後有著很複雜的因素。」

那麼,我們又能些什麼呢?吳海音表示,解決獼猴帶來的危害、調整心態或實際行動都是人可以做的,例如這幾年相關單位大力推動維護農地,又不至於嚴重傷害獼猴的電網,不過,這樣的作為雖然能協助農民減少損失,卻仍舊沒有處理到獼猴被阻擋在農地之外的問題,在這樣的阻擋之下,棲地的品質是否足以支撐猴群?人們究竟是要控制獼猴的數量,還是要著力於改善棲地、讓野生動物的食物充裕?吳海音最後結論道:「如果我們願意多花力氣,那可以討論和採用的對策就有很多,在面對獼猴的現況和問題時,並不是只能停留在二元對立的處方中擇一。當初身為台灣先民的獼猴,並未驅趕後到的人類,我們這些靈長類的調和共存,有賴相互地瞭解、尊重與自制。」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