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南》應為「酒㼛」而非「酒矸」——台語漢字的正解

王華南》應為「酒㼛」而非「酒矸」——台語漢字的正解
王華南》應為「酒㼛」而非「酒矸」——台語漢字的正解

【愛傳媒王華南專欄】分享幾個台語漢字的正解:

應為「逐个」【dàk-ê , ㄉㄚㄍˇ ㄝˊ】而非「大家」:

北京話「大家好」之「大家」是從古漢語(即台語之前身)「逐个」音變而來,「逐个」之古音(同今日之台語)發【dàk-ê , ㄉㄚㄍˇ ㄝˊ】,「逐」是帶顎(下巴,台語曰下頦【è-hâi , ㄝˇㄏㄞˊ】)音之入聲字,但是北京話形成時已失入聲,因此【dàk-ê , ㄉㄚㄍˇ ㄝˊ】在最初期之北京話發成【dà-kê , ㄉㄚˇ ㄍㄝˊ】(即k與e結合成一個字音),北京話之白話文寫成「大家」。

台語之「逐个」是北京話「每一個人」之意,「逐項」【dàk-hāŋ , ㄉㄚㄍˇ ㄏㄤ–】是北京話「每一樣東西」之意,「逐位」【dàk-ūi , ㄉㄚㄍˇ ㄨㄧ–】是北京話「每一個地方」之意。

近年來,北京話在台員已成最強勢語言,反倒轉影響台語發音,造成現代不少人將台語之「逐个」讀成「逐家」【dàk-ke , ㄉㄚㄍˇ ㄍㄝ】或「大家」【dài-ke , ㄉㄞˇ ㄍㄝ】,而「逐家」在台語是「家家戶戶」之意,「大家」在台語有兩種發音、其意各不相同,「大家」發【dài-ka , ㄉㄞˇ ㄍㄚ】是指頭銜或尊稱,如「文學大家」、「音樂大家」;而「大家」發【dā-ke , ㄉㄚ— ㄍㄝ】是「婆婆」之意。

應為「黕也膠」【dam-a-ka , ㄉㄚㄇ ㄚ ㄍㄚ】而非「點仔膠」【dam-a-ka , ㄉㄚㄇ ㄚ ㄍㄚ】其正字為「黕也膠」:

《唐韻》:「黕,都感切」,發音同「膽」。

「黕」之文讀音取「都」【dɔ , ㄉɔ】陰平調之聲母【d , ㄉ】和

「感」【kám ,ㄍㄚㄇˋ】陰上調之韻母【am ,ㄚㄇ】,切合成陰上調【dám , ㄉㄚㄇˋ】。《說文解字》:「滓垢也」。「黕也膠」即北京話之柏油、瀝青,亦即提煉石油時沉澱於最底層之「滓垢也」用來舖路或為舖屋頂防漏之用。

但因「黕」在北京話為罕用字,不知正字者遂以「點」字代替,結果造成一般人以「點」字發【diám ,ㄉㄧㄚㄇˋ】音,將【dam-a-ka ,ㄉㄚㄇ ㄚ ㄍㄚ】發成【diam-a-ka ,ㄉㄧㄚㄇ ㄚ ㄍㄚ】,更離譜者發明了「打馬膠」,其論述為「打在馬路上之膠」,可謂造詞天才也。

應為「同姒也」【dāŋ-sāi-á , ㄉㄤ– ㄥㄞ– ㄚˋ】而非「東西仔」

北京話之妯娌,台語曰:【dāŋ-sāi-á , ㄉㄤ– ㄙㄞ– ㄚˋ】應為「同姒也」,見康熙字典所載:「兄弟之妻相謂皆曰姒。」不知正字者皆曰台語無字,所以造「東西仔」以充數。

《正韻》:「姒,詳子切。」

「姒」之文讀音取「詳」【sîɔŋ , ㄙㄧɔㄥˊ】陽平調之聲母【s, ㄙ】和「子」【chú ,ㄗㄨˋ】陰上調之韻母【u , ㄨ】,切合成陽上調【sŭ ,ㄙㄨˆ】,陽上調轉為陽去調、口語音轉為【sāi , ㄙㄞ–】。

同韻之「似」文讀音為【sŭ , ㄙㄨˆ】、口語音轉為【sāi , ㄙㄞ–】,如「熟似」口語音為【sièk-sāi , ㄙㄧㄝㄍˇ ㄙㄞ–】。

《廣韻》:「姒,詳里切。」

「姒」之文讀音取「詳」【siˆɔŋ , ㄙㄧɔㄥˊ】陽平調之聲母【s, ㄙ】和「里」【lí , ㄌㄧˋ】陰上調之韻母【i , ㄧ】,切合成陽上調【sĭ , ㄙㄧˆ】,和「里」同韻母之「利」文讀音為【lī , ㄌㄧ–】、口語音為【lāi , ㄌ ㄞ–】,「眉」文讀音為【bî , ㄅ゙ㄧˊ】、口語音為【bāi , ㄅ゙ㄞˊ】。

同理,「姒」文讀音為【sĭ , ㄙㄧˆ】、口語音為【săi , ㄙㄞˆ】,陽上調【săi , ㄙㄞˆ】轉為陽去調【sāi , ㄙㄞ–】。

應為「酒㼛」【chiu-kan , ㄐㄧㄨ ㄍㄢ】而非「酒矸」:

台語稱「酒瓶」為【chiu-kan , ㄐㄧㄨ ㄍㄢ】,正字應為「酒㼛」。

《集韻》:「㼛,乎經切。似鍾而頸長,一曰酒器。」「㼛」之文讀音係取「乎」【hɔ , ㄏɔ】陰平調之聲母【h , ㄏ】和「經」【kieŋ , ㄍㄧㄝㄥ】陰平調之韻母【ieŋ , ㄧㄝㄥ】,切合成陰平調【hieŋ , ㄧㄝㄥ】。

在台語文讀音【h , ㄏ】聲母有轉為口語音【kˆɔ , ㄍɔˊ】聲母之常例,如:「糊」文讀音【hˆɔ , ㄏɔˊ】、口語音【kˆɔ , ㄍɔˊ】,糊也(漿糊)【kˉɔ-á , ㄍɔ– ㄚˋ】。

在台語文讀音【ieŋ , ㄧㄝㄥ】韻母有轉為口語音【an , ㄢ】韻母之常例,如:「瓶」文讀音【piêŋ , ㄅㄧㄝㄥˊ】、口語音【pân , ㄅㄢˊ】,溫瓶【ūn-pân, ㄨㄣ– ㄅㄢˊ】,所以「㼛」之文讀音【hieŋ , ㄏㄧㄝㄥ】、口語音可轉為【kan , ㄍㄢ】。

至於「矸」文讀音為【kan , ㄍㄢ】,見《集韻》:「矸,山石貌、石淨貌。」「矸」並無瓶、器之意,因此用「矸」當做「瓶」意有欠允當。

應為「水洔」【chúi dīñ , ㄗㄨㄧˋ ㄉㄥㄧ–】而非「水滇」

《唐韻》:「洔,直里切。」

「洔」之文讀音取「直」【dĭ t, ㄉㄧㄊ–】陽入調之聲母【d , ㄉ】和「里」【lí , ㄌㄧˋ】陰上調之韻母【i , ㄧ】,切合成陽上調【dĭ , ㄉㄧˆ】,口語音轉為帶鼻音之陽去調【dīñ】。

說文解字:「水暫益且止未減也,一曰與沚同」,台語形容「以水加之於容器,水滿未溢出」稱為「水洔」。「滇」雖然可以集韻:「堂練切」,文讀音切合成陽去調【dīen , ㄉㄧㄝㄣ–】,口語音轉為陽去調【dīñ , ㄉㄥㄧ–】,但原意是大水,並無滿溢之意。

作者為台灣大學商學系畢業,曾任華南銀行副理,板信銀行經理退休;多校台語教師,曾受僑務委員會聘請赴全美進行台語教學巡迴演講。著有《古意盎然話台語》、《實用台語詞彙》、《台語入門新階》、《簡明台語漢字音典》、《愛說台語五千年──用台語解讀漢字聲韻》、《講台語過好節──台灣古早節慶與傳統美食》、《台語漢字正解》、《精解台語漢字詞典》。

延伸閱讀

王華南》平假名和台語漢字發音完全相同或近似

了解書籍

● 本文原發表於台灣網路教會,經作者同意轉載。

●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