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奎》陪伴老兵父親的歸鄉之途

王鳳奎》陪伴老兵父親的歸鄉之途
王鳳奎》陪伴老兵父親的歸鄉之途

【愛傳媒王鳳奎專欄】1987年我到美國留學,那一年台灣政府宣佈解嚴,同年也開放老兵到大陸探親。

父親於1988年開始連續六年都回老家探親,而那幾年我因為在美國就學及就業,一直都沒有陪伴父親返鄉探親,直到1993年我取得印第安那大學的MBA學位,父母來印大參加我的畢業典禮,之後我們一起回台就轉往大陸老家。

1993年大陸經濟尚未崛起,許多老兵的大陸親人要依靠老兵的經濟支助來改善家庭生活條件及環境。那時正好也是「台灣錢、淹腳目」的時候,許多台灣人都是一副財大氣粗的「土豪」模樣,到那裡去都很容易被人當成「盤子」看待,無論是回鄉探親的老兵或者到大陸觀光的台客,經常發生被欺騙的事件,因此到大陸的台胞變有了一個「呆胞」的稱號。我當年與父母從上海回老家的一些境遇至今記憶猶新。

當時我們是在上海虹橋機場入境,在通關時,發現海關官員似乎特別喜歡檢查台胞的行李,也會假借一些名義沒收台胞帶去的用品或是禮物,像我當時從美國帶去的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刀就被海關沒收,官員説那是違禁品,其實根本不是。

出了虹橋機場的大門,立即有一群人向我們蜂湧而來,有的人要換美元,有的人拉你去搭車,有的人要介紹賓館。是的,那時的酒店或旅館都稱爲賓館,而且大部分是國營的。

當時新台幣在大陸不能用,我們帶去的美元也不能用,只能用所謂的「外匯卷」,一美元才兌換4塊多人民幣的外匯卷,但是在黑市交易,一美元可以換到9塊多人民幣,所以我們無論到哪裏,都會有大陸人想來換美元。

當時大陸國内航班的客機大部分是蘇俄製的螺旋槳飛機,由於我們聽了太多大陸的恐怖飛安事件,決定寧可多花一點的時間,搭火車從上海到蚌埠,也不願搭飛機!

到了上海火車站,映入眼簾的盡是如戰亂逃難的民工,他們背著或用扁擔擔著所有的行囊,或坐或臥在火車站前的廣場。我們正在觀望牆壁上的火車班時,突然有幾個人咆哮閃過我們身旁,高喊著「那是小偷」,追逐著前面一個年輕人,但在場幾乎所有的人無動於衷,依然或坐或臥,動也不動!

那時的上海火車站很大,卻給人很混亂的感覺,父親很熟練地帶著我與母親到一個專門招呼「呆胞」的地方,父親出示台胞證件,購買了火車票後,便被引導進入一間只有少數人的貴賓候車室,而不用與一般乘客擁擠在候車大廳。

「呆胞」當時受到特別禮遇,可以比照高級軍公人員,購買「軟臥」的車票,所謂「軟臥」就是火車上有鋪軟墊而且可以關門的房間,通常四人一房。

火車進站後,只見候車大廳的乘客如逃難般的狂潮,急湧向火車的登車門,而許多在月台奔跑不及的人乾脆從窗口爬入火車,或將行李就直接丟入火車佔位置,而我們在貴賓室候車的一群人是由列車長導引我們上軟臥車廂,列車長甚至主動向我們問候示好。

進入我們的臥房後,母親就開始打點床舖及行李,準備就寢,而火車也行駛了將近30分鐘,突然列車長出現在臥房門口,邀請父親到他的列車長室。由於父親累了想休息,就由我代替父親前去,列車長親切地請我坐下,一陣寒暄後,就直接問我們身上有多少美元,他想要全換。我告訴他我不知道,而且我們在機場已經換成外匯券,錢全在父親那裏,我必須回去與父親討論。

回到臥室,把列車長的意圖告知父親,父親似乎已經有類似的經驗,拿出150元美元,要我告訴列車長,這是我們僅剩的美元,我以1美元兌換5塊人民幣與列車長交換,後來父親告訴我,光是這一次的交換可能讓列車長賺到相當一個月的薪水。

第一次隨父母回皖北老家時,我們從台灣輾轉顛簸超過24小時才到老家所在的村莊,從縣城回到老家要乘坐拖拉機車2小時!搭鐵牛車快到老家前,父親指著眼前的一大片麥田對我説:「你現在所看到的田地以前都是我們家的。」一到老家,便見莊裏的鄉親幾乎傾囊而出,幾十個人蜂擁而上,左一聲:「大爺好!」右一聲:「大媽辛苦了!」而每一個見到我的大人,都趨前握手探問:「這就是鳳奎吧!」

那天晚上,大叔在老家的大院擺了兩桌,由父親做東宴請鄉親,桌上有大魚大肉,還有不知哪裏來的烈酒,但是每道菜都奇鹹無比,我簡直難以下嚥。晚上洗完澡後,就開始鬧肚子,幸好有帶正露丸,加上晚餐吃的不多,很快就撐過去。往後的每一餐我都只吃麵飯等主食,要不然就煮自己帶去的泡麵,沒想到第三天早上起床後,全身奇癢無比,發現長滿疹子,就知道是因為水土不服而過敏,後來實在是癢得受不了,疹子愈來愈多,所以就與父母商量提早一天離開老家,直接上北京。

到了北京後,問到唐山有一所軍醫院,聽說那家醫院在清朝原來是達官貴人養生度假的地方,我們就在那裏住了四天,每天早晚吃膳食,我們白天就搭車到北京觀光遊玩,例如紫禁城及長城。那時候因為我們是台灣來的「呆胞」,觀光景點的門票費比照外國人,都是大陸人的七倍,幸好父親「鄉音無改鬢毛催」,還是保有大陸人的氣質,我們都是讓父親去買票,才不會成為真的呆胞!

我伴父母第二次回老家是2000年,而上述的境遇沒再發生,代表1993年後大陸整個經濟條件已有相當的改變。之後我們就再沒有回老家過了。2000年剛好象徵大陸經濟開始快速起飛的一年,大陸經濟崛起至今超過20年了,相信老家現在應該不再是1988年那個被世界遺忘的窮鄉僻壤,但我們對老家經濟的改變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只是在我們心中老家依舊是老家。父親已成為移民台灣的第一代,決定在台灣落地生根,但思想傳統的父親講究人不可忘本,對王家後代而言,日後無論在何方還是要謹守慎終追遠的傳統。

(待續)

作者為東海大學EMBA教授

照片由作者提供

●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登

●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