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今年聖誕節,巴黎全城罷工中!

作者:邱奕捷/法蘭西式培根

尼莫點(Nemo Point),位於南太平洋中間,是地球表面距離陸地最偏遠的地點,孤立於船舶航線之外,正式名稱為海洋難抵極(Oceanic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從 2019 年的 12 月 5 號開始,巴黎經歷了規模龐大的交通罷工,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定義了「難抵極」:所有原本可以用大眾運輸抵達的地點,通通成了尼莫點!

S 小姐住在巴黎南郊的安東尼(Antony),在巴黎西南郊的默東(Meudon)工作。平日她都是依靠大區快鐵(RER)和地面輕軌(Tramway)通勤。但罷工開始後, RER 和 Tramway 雙雙取消,於是對 S 小姐來說,辦公室就成了沒有任何大眾運輸可以抵達的尼莫點。

S 小姐絕不孤獨,甚至可以說,她就是這波罷工中巴黎市民的生活縮影。此時生活於巴黎這座位於「罷工搖滾席」的城市是什麼感受?巴黎市民的生活到底受到了怎麼樣的影響?身處暴風中心的巴黎市民,又是怎麼看待這次的罷工?

罷工的原因:法國政府「向右轉」的退休政策改革

引發這次大規模罷工的主因,是馬克宏政府亟欲推動的退休政策改革(Reform de Retrait)。其實,在馬克宏之前的歷任法國總統,也都曾想對退休政策進行大小不一的調整。然而和歷任前輩相較之下,馬克宏的改革更顯得野心勃勃:從根本上,將法國的退休政策由左派社會福利的哲學,一舉轉向右派的個人打拼原則。這樣大幅度的改革,毫不意外地引起法國社會的巨大反彈,也直接導致了 12 月 5 日開始的大罷工。

若想對做為導火線的退休政策改革,有更深入的了解,建議大家可以參考由現居法國的社會學者莊雅涵在轉角國際所寫的專文:《當公平不等於正義?法國跨世代反抗的馬克宏「退休金新制」》。

12 月 5 日罷工前,山雨欲來風滿樓

自 11 月起,辦公室的熱門閒聊話題,總是圍繞在即將到來而看似不可避免的罷工:「 12 月 5 日之後你要怎麼來辦公室?」、「你的孩子們有辦法去上學嗎?」、「如果持續到聖誕節,你們打算怎麼回家?」

12 月 5 日前夕,巴黎人熱愛使用的地圖 Apps — Citymapper ,則在 Apps 首頁、Twitter裡都標示著大大的警告:Archi-Méga-Maxi Grève !

Citymapper 的大大警告
Citymapper 的大大警告

在法文裡 Archi、Méga、Maxi都是形容「超巨型」、「超大量」的同義形容詞,這裡連用了三個這樣的形容詞來形容罷工,用中文白話翻譯大概等同於「宇宙超爆巨大罷工」。這樣的措詞恐怕一點都不誇張,因為組織罷工的工會已經明確的預告 12 月 5 日巴黎將會「零地鐵、零市郊火車、超少公車(zéro métro, zéro RER et très peu de bus)!」。

自 11 月宣告起,巴黎人便已紛紛為了即將到來的罷工作準備:電動滑板車成了迪卡儂(Decathlon)、家樂福(Carrefour)、歐尚(Auchon)的熱銷產品,總是佔據店面最顯眼的櫃位展售;以「順路一起開車去上班」為宗旨的順風車(BlaBlaCar)相關 Apps 用量也直線上升;至於無論如何找不到方法通勤的同事們,則好像安排後事一樣鉅細靡遺地把事情安排妥當,深怕遺漏了什麼而導致在罷工期間必須來趟辦公室,到時就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12 月 5 日罷工開始至今,依然看不見盡頭

終於 12 月 5 日到了,盛大的首日罷工如期展開,地鐵(Metro)、大區快鐵(RER)、大區列車(Transilien)、公車(Bus)等大眾運輸,幾乎全數癱瘓。

當天的辦公室彷彿聖誕節提早降臨,所有可以在家工作的同事都相當明智的直接選擇不到辦公室,而許多因工作性質必須到辦公室的同事,也直接請了年假在家休息。

這樣的情況絕非特例,甚至全年不打烊的巴黎迪士尼,都特意為了員工準備上下班接駁車,並且鼓勵員工在家上班。

然而躲得過一時躲不了一世。罷工幾乎毫不意外的進入了工會與政府的持久戰。由於雙方的溝通猶如「兩個聾子的對話」般始終無法得到共識,鐵路工會宣布在即將到來的聖誕節期間繼續罷工,對於重度依賴火車返鄉過節的法國人們造成巨大影響。

巴黎的大眾運輸首當其衝,每日營運情況撲朔迷離

自 12 月 5 日開始到聖誕節這段期間,巴黎的大眾運輸情況比電視劇《權力遊戲》的劇情還錯綜複雜,簡單的說就是使人崩潰的「每日不同、每個時間不同、每條線不同、每個站不同」。巴黎地區的每日新聞,則都圍繞著大眾運輸的開啓情況,前面提到過的地圖 Apps Citymapper ,甚至直接以類似天氣預報的形式,在首頁中呈現相關訊息的整理。

撲朔迷離的巴黎每日交通情況表
撲朔迷離的巴黎每日交通情況表

我們以同事 L 先生作為例子簡單說明,巴黎地區的交通在罷工期間有多麼複雜:

L 先生以往都是搭乘地鐵 8 號線再轉路面輕軌 T2 到公司上班。自從罷工開始之後, 8 號線先是全部停駛,後來一度在尖峰時間復駛,但也僅限在右岸的東半段,對於家住左岸的 L 先生完全沒有幫助。輕軌 T2 則好一些,雖然停駛但是在尖峰時段提供減少班次的有限服務。最後 L 先生終於決定好了行動方針:搭乘「據說」沒有停駛的 80 號公車後,再轉乘 T2 輕軌上下班。

這就是罷工期間巴黎交通的複雜性,以往容易抵達的地方通通成了尼莫點,距離雖然不遠卻紛紛成為難抵極,全市的交通陷入大混亂。

回頭看看 L 先生的計劃:儘管聽起來單純美好,但執行起來卻要人命。原來公車在肩負替代地鐵的沉重任務下早已不堪負荷,每輛超載的公車都在「車上旅客擠不到門口下車、車外旅客上不了車」的情況中載浮載沉。

舉例而言,由於地鐵 12 號線全程停駛,因此與路線高度重疊的 39 號公車成了所有旅客的救命稻草。然而稻草依然是稻草,無法在一夜之間轉變為載客量超高的巨輪。電視台 BFM Paris 的記者親身實測罷工期間超載情況恐怖的 39 號公車,在肩磨踵接的塞了兩個小時後終於再也受不了下車,回首一看,距離他上車的地點不過 6 公里,也就是說換算之下公車的時速只剩下 3 公里……。

為什麼公車如此龜速?除了每一站都要費時擺平大量旅客推擠的情況之外,在罷工期間雪上加霜的巴黎路面交通情況,更要記上很大一筆。

巴黎的都市基礎規劃,其實並不是一個方便汽車通行的城市:和台北、上海、東京、新加坡等亞洲城市不同,巴黎市區除了幾條主要幹道外都是單線、單行的小車道,並且步行者擁有至高無上的先行權,而使得行車的速度快不起來。在平時有大眾運輸的時候,這樣的設計就已經使車流緊繃,更不用說大眾運輸停擺、人人被迫開車的罷工期間,情況就更是雪上加霜。

大巴黎區的總擁擠里程在平日就可以達到 300、400公里的水準,在罷工期間則是輕易突破 600 公里的關卡,整整是平日的兩倍之多!

在供不應求、服務時間又拉得極長的情況下,Uber、Kapten、Bolt 這些叫車 Apps 也都呈現叫不到車的窘境。在罷工期間有同事自莫斯科來到巴黎出差,在機場以 Uber 接送的費用達到平常的三倍之高!然而雖然看似生意興隆,但糟糕的交通狀況使得司機們也要花費比平日多上一倍甚至兩倍、三倍的時間才能將車上的旅客送到目的地,即使收費比平時高也不盡然能真的將收入推高,而是平白浪費彼此的金錢、時間成本。

在車流情況打結的情況下,許多巴黎人紛紛在寒冬中用自行車通勤,最終在巴黎市政府前單車計數器上突破了 12 月的單日紀錄:單日達到 10 萬輛單車來往!在 BFM TV 主播播報時的巴黎式戲謔苦笑之下,戴著手套、圍巾、帽子的自行車騎士恐怕更是欲哭無淚。

罷工期間巴黎的自行車輛突破天際
罷工期間巴黎的自行車輛突破天際

即使深受其害,支持罷工的民意依然在半數以上

說了這麼多交通如此使人崩潰的狀況,那麼法國人到底支不支持罷工呢?根據調查,大約有54% 的法國人民依然支持罷工,並且有46 %人民認為罷工是政府的責任而不該責難罷工者。如果我們將問題聚焦到直接引爆罷工的退休政策改革,則有 57% 的過半民意表態不支持,也難怪罷工運動雖然引起重大的生活不便,但還是有相當的民意基礎作為支持。

然而看似無窮無盡的罷工,當然也使得許多深受其苦的巴黎人不堪其擾。關於罷工的種種爭議,從下面這一個辦公室的小插曲可見一班:

有一位同事在茶水間張貼了一張 A4 大小、消遣罷工的相關文章,結果竟惹來另一位支持罷工的同事認真的以藍筆一行一行的在文章中立論批評。儘管如此,這張越來越滿的 A4 紙張顯然還有足夠的空間,又有一位持不同立場的同事用紅筆批覆藍筆的註解。最後這張紙張終於超過負荷,不知道哪位同事將它撕碎丟入碎紙簍,結束了它張貼在布告欄的短暫一生。然而這段插曲引起了眾人們的巨大好奇,因此還是有同事將它盡力復原,再度攤平在桌上供人參考……。

這次的罷工最後將何去何從?是如同 1995 年胎死腹中的公務員退修改革由抗爭方獲勝,還是如同 2010 年由政府方成功推動退休政策改革?在聖誕節將近的此刻,還不到「下好離手」的那一刻。

然而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情節類似的罷工,今後還會在法國社會中一再上演——正如一直以來一般,從一次次的對撞中,找到法國社會新的平衡點。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現場】 2019 聖誕節,巴黎全城罷工中》,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巴黎上班族,中午吃甚麼? ──法商員工餐廳「圖文大揭密

還在覺得「玩樂可恥、勞動光榮」嗎?來看法國人有多「盡力」休閒

作者簡介:

來自台灣,充滿海洋性格的好奇心。始終認為自己想說能寫,卻直到開始下筆才理解不雕花的詞句方有靈魂。相信視野決定思想的高度,於是抓住每個因緣際會在各地生活,目前在巴黎找到身心舒適的經緯。離家一萬公里,在這寫下巴黎與台灣的各種相異與相似,就這麼持之以恆吧!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傳統「家族接班」out!老總觀察:經驗無用時代,年輕人出線的優勢是什麼?
成大事者,臉皮要厚、心腸要黑…?
那些年,民進黨曾經力推的法案
蔡英文不夠好?但其他人沒得選
強暴犯就在路上,而你說那只是失言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